困難老人入住養老機構有補助 杜先生的叔叔,83歲的杜相潘老人離婚后身邊無子女,獨自一人生活在杏濱街道馬鑾社區的老房子里,且患有糖尿病,平日主要靠侄兒們照顧與贍養。老人自身無經濟來源,只享受低保補助, 2014年10月入住愛欣老年公寓,入住老年公寓每月3700元的費用由三個侄子承擔,其經濟負擔之大可想而知。 去年3月,集美區出臺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補助實施辦法,這對杜先生來說是一個喜訊。其中一條政策規定:“連續3年以上被核定為低保家庭中的80周歲以上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費用按‘三無’、‘五保’對象標準,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對杜相潘老人來說就像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一樣,老人每月可獲補助2480元。這項補助,有力地幫助了老人,也大大減輕了侄兒們的負擔。 享受政策優惠的還有家住灌口鎮坑內村的陳銀瑞老人。老人自身無經濟能力,且被評定為二級殘疾。陳銀瑞老人在2010年2月入住愛欣老年公寓,入住老年公寓的費用由兒子李先生承擔。在政策出臺后,陳銀瑞老人也成為受益者。 集美區出臺的《集美區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補助實施辦法》,對全區80周歲以上社會老年人、無贍養人和扶養人的企業退休人員、低保戶、重度殘疾老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人、革命“五老”人員及“遺孀”等6類人員入住養老機構給予每月500元-1000元不等的補助。政策出臺不到一年,就受理了42位老人的補助申請,補助金額約14.5萬元,推動全區養老服務事業的穩步發展。 住房救助讓低保戶住進“新居” 1957年出生的莊再榮,孤身一人,是灌口鎮雙嶺村低保戶,平時以務農為生,住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墻體出現裂縫,遇到雨天屋頂就會滴滴答答漏雨,無能力維修,影響了正常的居住。《集美區農村困難家庭住房救助辦法(修訂)》出臺后,莊再榮成為受惠者,屋頂重新加蓋,還鋪上了新地板,墻體粉刷一新,甚至連廁所也翻修了,莊再榮住上了“新居”。 記者從集美區民政局獲悉,《集美區農村困難家庭住房救助辦法(修訂)》出臺后,只要在自然災害中房屋受到損失的都可以得到臨時救助,根據住房受損的不同情況進行救助。 幸福安康險讓老人安度晚年 家住杏濱街道前場社區的魏文祥老人因意外受傷導致股骨骨折,幸福安康險賠付總額達到33334元。家住后溪鎮黃地村的林賢老人意外受傷,股骨骨折,個人支付六萬多元的醫療費,幸福安康險賠付30960元。 幸福安康險為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再增一道保障。據悉,2015年,區、鎮(街)兩級財政投入54萬余元,為全區三萬余名戶籍老年人購買老年人幸福安康險,投保率100%。2015年,全區老年人因意外傷害向保險公司理賠17起,理賠金額34.88萬元。集美區出險數及理賠金額居全市第二(僅次于思明區),人均理賠金額20516元,居全市第一。集美區還實行了醫療救助即時結算服務。居民憑借低保、殘疾、五老等證件在全市近百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醫院可以進行即時結算。減輕了困難群體的就醫壓力,讓他們看病更加便捷。2015年,集美區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救助7630人次,348.07萬元。 多措并舉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集美區還采取多項舉措,出臺多項政策,進一步覆蓋困難群體,完善民生保障。通過提高節日慰問標準,增加慰問次數,落實結對幫扶工作,提高民政救助對象的收入水平,全年發放節日慰問金108.755萬元。 在關愛老年人方面,去年共救助老年人459人次、慰問困難老人125人;發放護理床22張、防褥瘡床墊24張、助行器5個、輪椅24輛。實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無差別。城鄉低保標準統一提至每人每月550元,2015年有6991戶次11467人次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保障金567.4萬元。在貧困家庭的子女教育上實行教育救助,2015年,共有455人受惠,實行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全方位救助,每學年給予1170元-5000元不等的學費補助,還增加非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學生在校生活補助,最高救助額度每學期1500元。此外,集美區還增加社會救助力量。比如首次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新增16名社會救助項目工作人員,在鎮街設立“社會救助窗口”,將社會救助受理申請、調查作為前期服務工作推向社會。 |
相關閱讀:
- [ 01-22]廈門市民政局局長:今年促60%養老機構醫療服務進醫保
- [ 01-16]廈門去年25288對新人結婚 為養老投入2722萬元
- [ 01-16]廈門將加快建設一批養老工程 明年將推廣社區助老員
- [ 01-05]廈門三項規費費率再降 養老保險費率降1個百分點
- [ 12-22]廈門加大養老服務資金投入力度 366個服務中心覆蓋全市
- [ 12-21]八旬老人的遭遇被報道后 鎮政府協調老人養老問題
- [ 12-18]廈門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養老服務規劃等
- [ 12-01]明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開始繳費 代扣銀行卡存夠錢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