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孫春燕/文 吳曉平/圖)廈門的博物館有20多家,也越來越吸引人。
但問題是,這么多博物館,卻沒有帶來大量的“人潮”和“錢潮”,大多數博物館不賺錢,勉強支撐運營著。廈門,要如何打開博物館旅游經濟之門?
今年“兩會”,“博物館旅游”成為一個熱點,備受關注。如何改變博物館的現狀,讓它們成為廈門另一張旅游名片?對此,民盟廈門市委在今年兩會上,針對博物館旅游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調查
博物館不少,游客卻不多
小小的廈門,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卻有不少。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廈門市有23家博物館。其中,思明區9家、湖里區4家、翔安區1家、同安區2家、集美區2家、鼓浪嶼5家。在民盟廈門市委看來,廈門應該大力發展博物館旅游業,讓其成為廈門旅游的另一張城市名片。
從數據可以看出,各博物館客流的比例懸殊較大。鋼琴博物館依靠鼓浪嶼景區優勢游客訪問量位居榜首,接下來依次是廈門市博物館和華僑博物院。而新興的專題性博物館有一定的客源和影響力,具有一定的規模,是今后發展博物館旅游業的重點。
對比廈門整年旅游狀況,博物館游客人數所占份額實在是太少了。民盟廈門市委有關人士表示,他們走訪了有關部門,但很難得到博物館旅游的具體數據。
博物館旅游在業界很“孤立”
然而,廈門的博物館卻“孤立”成長,在旅行社推介的廈門市旅游路線中極少出現各類博物館的身影。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除華僑博物院、陳嘉庚紀念館、鋼琴博物館和廈門市博物館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外,其他博物館僅依靠單位組織參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主,很難在旅游市場分得一杯羹。
“博物館與都市旅游的一體化運作與發展之間嚴重脫節,這也成為博物館旅游產品開發與旅游市場開拓的關鍵制約因素。”民盟廈門市委有關人士說,博物館文化旅游的市場占有率低,作為都市旅游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未能在廈門旅游市場上打開良好局面,還沒有形成獨立的旅游市場開拓能力。
據分析,問題出現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博物館免費開放,免票制推行失去統計旅游收益最為直接的一項指標,旅行社無法從中獲得相應的利益;博物館的旅游消費較為單一,一般游客參觀完博物館展覽就沒有可再逗留的地方,沒形成一個消費型的旅游景點;社會普遍認為博物館是公共文化機構,加之博物館旅游宣傳營銷工作相對滯后,因此市場對其旅游功能的認知度較低。
建議
納入城市智慧旅游建設
博物館旅游是指以博物館文化及其文化衍生物為對象,利用一定資金、技術將博物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產品優勢,吸引游客以參觀游覽、假日休閑、學習、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為目的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稱。
換句話說,博物館旅游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是博物館文化的延伸,是一種高品位的文化旅游。
廈門有眾多博物館,但能讓市民、游客提及的卻很少。民盟廈門市委認為,要將博物館旅游納入廈門城市智慧旅游建設當中,開發博物館APP,建立各博物館的公眾微信平臺,利用社交媒體、內容開放獲取公眾力量參與,是實現博物館宣傳推廣的一個有效手段。
開發旅游項目和創意產業
民盟廈門市委建議,要增加博物館文化旅游項目。“通過與旅行社等部門合作,開發專業性的旅游線路產品,有力推動博物館之旅與都市旅游相結合,有效整合文化旅游資源與配置。規劃設計旅游市場中一日游或二日游路線,將博物館文化旅游納入其中。”該人士表示。
旅行社也可推出以博物館為主題的青少年旅游和家庭旅游項目的服務,不同專題性博物館旅游套餐,將知識與趣味性相結合,豐富周末及節假日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
同時,要大力發展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博物館旅游屬于旅游文化創意產業,要想實現博物館文化旅游的成長與發展,關鍵是要開發博物館旅游產品,使其形成核心吸引力參與市場的競爭。通過發展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可以讓文物文化內涵得以抒發,把隱性資源發展成顯性資源,博物館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面向大眾征集博物館旅游產品的設計方案,并與專業設計公司或高校文創基地合作,共同研發博物館旅游文化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