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上9點,溫度計上顯示氣溫為零下4℃。(本組圖/記者 張奇輝 攝)
昨日在軍營村飄落的雪。
軍營村的孩子跑到戶外玩雪。
村民和游客生火取暖。
廈門日報訊(記者 程午鵬李沛)昨日下午,記者一行來到廈門海拔最高的軍營村體驗低溫,與從天而降的雪花不期而遇,雖然雪花數量很少,但對常年無冬的廈門來說,這已經是非常稀罕的一件事了。畢竟,從上世紀50年代有氣象記錄以來,廈門境內還沒有降雪的記錄,記者或見證了廈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第一場雪。
昨日下午4時50分許,記者駕車來到同安軍營村時,半山腰上,雪粒不斷打在前擋風玻璃上。海拔800多米的村民高建設家門前,一群孩子正在門口玩耍,舉起手,追逐著天空飄落的雪花。記者剛下車,渾身上下頓時一哆嗦,寒冷瞬間沁入骨髓。
天空中的雪花很小,落在地上很快就融化了,雖然能看到它們在空中飄蕩,但很難抓住一朵。雪花飄在黑色的汽車上,從黑色背景上,能明顯看到它美麗的六邊形,不過,一瞬間,雪花就融化成水滴。更多的雪花落在衣服上、頭發上,只能從顏色的反差分辨出。
軍營村黨支部書記高泉陽說,他記得,上一次軍營村下雪還是35年前的1981年。“那時我讀小學五年級,走在路上還可以把雪摳起來弄成雪團玩。”他說,按照他的記憶,這是35年來,軍營村第一次下雪。截至昨晚11點記者發稿時,村里落下了一天內的第四場雪。
氣溫:0℃
時間:昨日下午
阿嬤給菜“蓋被”
記者幫忙撐“被角”
昨日下午,記者趕到軍營村村部時,一名老阿嬤扯著一塊四五米長的塑料布一路小跑。
記者跟著跑了過去,問阿嬤是什么急事?阿嬤邊跑邊用閩南語回答,說剛才下雪了,怕地里的花菜凍壞了,趕著要去給菜蓋上塑料布。
老阿嬤幾步跑到路邊的菜地,大風中塑料布扯不開,記者連忙幫老阿嬤撐開塑料布,蓋在花菜上,花菜上原本落下的雪花已經融化。
阿嬤的老伴扯著一大片黑色塑料布扛著鋤頭趕來,大家一起幫忙,給地里的花菜蓋上塑料布,阿嬤的老伴手腳麻利,挖起泥土,覆蓋在塑料布的邊緣,避免風把塑料布吹走。
時間:昨日傍晚
軍營村海拔“頂點”
雞群互相取暖
昨日17點40分,記者來到位于軍營村的七仙巖,測得海拔高度為1108米,這里是軍營村的“頂點”,記者用溫度表測得氣溫為零度。
這里有大片的茶園屬于一家名為正好的茶廠,茶廠老板的親戚林海川在廠內值守。茶廠養了幾百只雞,由于天氣很冷,散養的雞群分散在各個避風的角落,在一座小房子的墻邊,十幾只雞擠在一起,互相用體溫取暖。
氣溫:-4℃
時間:昨日晚上
城里客人夜晚等雪
點起篝火跳起舞
晚上9點,軍營村西營茶山農莊門口的溫度計上,顯示氣溫為零下4度。
溫度計旁的空地上,一大團篝火在鐵鍋里燃燒,一群島內的游客和農莊的主人高水銀夫妻以及鄰居家的小伙伴們手拉著手圍成一圈,高興地唱著跳著,寒冷難以抵擋主人的熱情。
其實,高水銀的家里,開著電暖氣和電油汀,這是當天他看到下雪,剛從山下買來的。不過,游客們似乎對篝火的溫暖更感興趣。跳舞的客人都來自廈門島內,他們在朋友圈里看到廈門日報和海西晨報關于軍營村下雪的消息,連忙從島內開車趕來高水銀家住下。
【背景】
廈門古時也曾下雪
清代乾隆年間,有位名叫張錫麟的詩人經常到鴻山寺、鎮南關一帶游覽,就寫有《南關踏雪》的詩:“昨夜鴻山雪片稠,攜童曉望興難留;一壺濁酒馱驢背,幾點疏梅掛杖頭……”本報資深編輯盧志明告訴記者,詩里提及的“南關”,正是鎮南關,其舊址就在鴻山寺毗連大生里一帶。
“嚴冬不襪,氣候常暖,較省垣尤甚,終年不見冰雪”。這是清道光年間《廈門志》中的記錄。清代詩人王步蟾的詩中,描述廈門兩次下雪的情景。第一次是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農歷十一月二十九,王步蟾的《仲冬二十九日雪·詩以記之》云:“……初疑撒下水晶鹽,天公戲弄玉纖纖……”。第二次是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農歷十二月十二,他在《臘月十二夜微霰競不成雪,追懷往事,越日作歌》吟道:“昨夜空中霏玉屑,初疑急雨亂跳珠,微辨六花光皎潔”,從詩中得知又是一場小雪(六花)。
從上世紀50年代有氣象記錄以來,廈門境內還沒有降雪的記錄。不過氣象專家指出,這并不表示廈門就沒有下過雪,在一些年份,冬季高海拔山區有可能會具備降雪條件,只是降雪現象沒有被記錄下來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