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發展位列“五大發展”首位。2016年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十三五”也是廈門建成美麗中國典范城市的沖刺階段。廈門科技工作迎來重大機遇也面臨巨大挑戰,創新發展重任在肩、任重道遠。值得一提的是,美麗廈門戰略實施以來,廈門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效果逐步顯現,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新的發展動力加速孕育,尤其是廈門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獲得高速成長,即將進入轉型發展的拐點期。從今天起,廈門市科技局聯合本報推出“持續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廈門科技進步與創新進行時”專欄,深度展示廈門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營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爭創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扎實步驟。
?
2016年,市科技局將緊密圍繞“5+3+10”現代產業支撐體系,著力產業科技創新,培養一批生根型企業,做大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儲備一批“特尖專精”中小微企業,形成產業經濟發展梯隊。圖為天馬微電子公司生產車間。(資料圖)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林露虹)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市科技局局長沈燦煌昨日在全市科技管理工作會議上介紹了2016年的工作目標和計劃,并對“十三五”進行了展望。
沈燦煌表示,2016年,全市科技工作將深入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標深圳、重慶等先進城市,著力提升科技創新的供給質量和效益,圍繞科技服務與科技金融“二個核心”,整合政府、企業、社會資本“三方力量”,依托政策、平臺、項目、人才“四大要素”,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速成長,打造創新發展新動能,推動廈門經濟飛向新高度。
展望“十三五”,沈燦煌說,科技創新活動必須實現從“小局”到“大局”的轉變,科技創新隊伍必須實現從“小眾”到“大眾”的轉變,科技資源配置必須實現從“小投入”到“大投入”的轉變。沈燦煌同時表示,廈門科技工作要聯合發改、經信、財政等部門推進落實產業發展“六個一”工程,即協調推進一套機制、空間布局一張圖、政策支持一套體系、資金安排一個池、申報管理一個平臺、參謀咨詢一個顧問團,“逐一”細化具體工作,力爭“六個一”工程年內試運行。
供給側
供給側是近期的高頻熱詞,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被視作緩解當前我國經濟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廈門將提高科技創新供給質量、效率。
在沈燦煌看來,供給側改革具體到科技創新工作上,應力求提高科技創新的供給質量和效率。
“科技計劃的制訂、科技政策的出臺、科技項目的實施都必須以需求為導向,滿足產業轉型、城市轉型和社會轉型的需要。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的創新,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實現經濟發展動力轉換。”沈燦煌指出,“科技項目申報指南”必須廣泛征求產業界、科研界的意見,同時對現有科技政策梳理整合,實現“一業一策”。科技項目立項必須貼近產業、城市、社會轉型的實際需要。
關鍵詞2
產業發展
新的一年,在培育產業鏈方面,市科技局將緊密圍繞“5+3+10”現代產業支撐體系,著力產業科技創新,培養一批生根型企業,做大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儲備一批“特尖專精”中小微企業,形成產業經濟發展梯隊。
沈燦煌介紹說,推進產業發展的具體工作將主要圍繞六個方面展開:
一是提前介入重大在建項目,做好科技服務;
二是全面推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建設,扎實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
三是實施企業倍增計劃,集中力量發展集成電路、軟件信息、半導體照明、生物與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前布局石墨烯、碳化硅等未來產業;
四是實施一批解決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難題的重大攻關項目;
五是制定廈門《科技成果轉化法》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六是籌備“第十六屆世界醫藥健康信息學大會”,爭取引進生物與新醫藥領域的領軍型龍頭企業和高端研發機構,提升廈門生物與新醫藥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科技發展,人才是關鍵。沈燦煌說,市科技局將大力推進“雙百人才”、“重點產業緊缺人才”等人才計劃的實施,發動和引進更多的海內外創新團隊來廈創業;強化對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的支持,提高青年人才綜合素質,建設人才后備梯隊。
關鍵詞3
科技服務
做大做強科技金融,為科技創新插上金融翅膀,也將是廈門科技工作的一大重點。
沈燦煌說,今年將完善科技金融政策體系,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入科技創新。爭取發放科技擔保貸款7億元以上,設立“廈門市資本與項目對接常設市場”,逐步搭建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
科技優惠政策有哪些?該如何申報?向來是科技企業關心的話題。沈燦煌表示,今年市科技局將繼續送政策上門,通過多種渠道提高科技惠企政策的知曉度,并輔導培育更多的企業符合高新技術企業標準和享受政策優惠。同時全面推行“科創紅包”制度,充分落實好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實施意見、加快生物與新醫藥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科學儀器開放共享等政策兌現工作。
孵化器、眾創空間、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為科技創新創業提供了服務和保障,新的一年,市科技局將以科技創新需求為導向,繼續提升這些公共平臺的質量,并培育和發展各類技術交易、第三方檢驗檢測、融資擔保等科技服務機構。“發掘科技服務新品種、新模式,培育科技服務新業態,形成全方位服務的‘雙創’生態體系。”沈燦煌透露,今年廈門將繼續承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地區賽,鼓勵創新創業。
關鍵詞4
多方合作
加強與國外進行科技合作,加強對臺科技合作,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除了練好內功,廈門科技工作還將積極“走出去”。沈燦煌表示,廈門將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合作,特別是加強與以色列等國家在高科技農業、環保生態、生物醫藥等方面的合作。同時,在現有基礎上加強對臺科技合作,發揮兩岸產業技術聯盟的作用,在光電、生物與新醫藥、集成電路和科技服務等領域廣泛開展合作和對接。
為增強科技創新后勁,廈門將繼續深入推進“市校同發展科技合作工程”,大力引進重點高校、國家級科研院所來廈設立研究院或技術轉移中心,推進與華中科技大學簽署市校合作協議,爭取華中科技大學廈門研究院盡快落地。另一方面,廈門將與全國以及全球知名高校、院所進行對接、交流、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合作,提升產業科技核心競爭力。
【展望】
2016年目標
爭取全社會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達3.2%,高新技術企業達1100家,市級眾創空間達到50家以上,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5件以上,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68%。
“十三五”目標
爭取到2020年,科技進步貢獻率65%,全社會科技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4%,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8件以上,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例達到70%,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00億元。
【回顧】
2015年成果
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提高到65.9%。
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64%。
爭取國家科技計劃立項420項,獲得國家資金支持3.87億元。
入選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獲得國家專項支持9億元。
完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招商超過100項、產學研對接73項。
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提高到14.4件,技術交易額占全省近70%。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兩項,成功申辦第十六屆世界醫藥健康信息學大會。
“十二五”成果
過去的五年,廈門先后獲批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首個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示范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等一系列榮譽和稱號。
全社會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長,由2010年的2.47%提高至2015年的3.03%。新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52個,其中重大平臺36個,集中分布在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集成電路、軟件信息、半導體與光電等11個領域。
“十二五”期間,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發機構從194家增至475家。
“十二五”期間,共承擔國家各類科技項目3000多項,獲得國家資金支持22.6億元,是“十一五”的2.3倍,新登記科技成果1257件;引進了國家“千人計劃”、市“雙百計劃”等創新創業團隊1000余個。研發人員比“十一五”增加了65%。
“十二五”期間,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近500家,創新型(試點)企業331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十一五”增長2.5倍。其中,光電產業從771.89億元提高至1230億元,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從259.36億元提高到922億元,生物與新醫藥產業從84.9億元提高到350億元,已有75家高新企業上市,近期擬上市的高新企業有172家。
“十二五”期間,全市專利申請量58666件,較“十一五”增長196.4%;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4.4件,是“十一五”末的3.7倍;技術合同交易額185.54億元,是“十一五”的2.9倍。
【人物】
法國創客遇見廈門
Nenad說,這里舒適的環境和適合創業的氛圍打動了我
法國創客Nenad。
法國創客Nenad給自己取的中文名叫路飛,這源于他喜歡的動畫片《海賊王》,主角路飛向往自由,乘著夢想一路冒險。兩年前,Nenad也開啟了自己的探索之旅,這位有著三十年編程經驗的資深程序員帶著自主研發的“Red”編程語言來到中國,兩個月前,Nenad搬到廈門,召集創業伙伴,入駐廈門軟件園二期,開啟全新的創業生活。
談創業
讓編程語言更簡潔高效
對許多人來說,編程語言往往意味著復雜、學習門檻高,這正是Nenad希望改變的“痛點”。“我希望能開發一款簡單易上手的編程語言,讓更多人學會編程。”簡潔而高效,是Nenad追求的目標。從十八歲學習編程開始,Nenad就深愛上了這門學問,日積月累之下,他也發現了其中的短板。
2011年,Nenad發明了Red語言,旋即引發業界的關注,來自全球多地的工程師加入Red語言的粉絲陣營,更有業內人士評價說,這門編程語言是他見過的最具雄心壯志的一個語言系統。
“以手機App原型構建為例,使用其他語言可能需要花費數天的時間,而用Red語言,則僅需數小時。”Nenad介紹說,Red語言有助于減少在軟件構建和維護環節的時間成本及人力成本。更吸引人的是,Red語言可以囊括最底層到最高層級的編程,也即全棧編程語言,它支持并行編程,支持多平臺和廣泛的應用場景。
在盈利模式上,Nenad的計劃是:用Red語言開發一些針對企業的產品,通過收取版權使用費來實現盈利。廣闊的市場前景加上項目本身的成熟度,今年4月,Nenad獲得了創新工場和CSDN的5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
眼下,Nenad和團隊正致力于研發Red語言的1.0版本,同時,他們力求將Red語言和機器人相結合——隨著手機發出指令,機器人將完成翻滾、倒立、搖擺等動作。在Nenad看來,以機器人為媒介,有助于向更廣泛的群體推廣Red語言。
談廈門
廈門適合創業也適合生活
兩年前,受創新工場的邀請,Nenad來到北京發展。此前,Nenad并未來過中國,也難免有些刻板印象。令他驚喜的是,“這里非常摩登,創業氛圍濃厚,這里的人也很nice。”Nenad還注意到,“在咖啡廳,中國的年輕人不少都在聊創新創業,有一種向上的力量,這與歐洲有很大的不同。”Nenad很喜歡創業大潮所傳播的正能量,很快適應了中國的節奏。
認識廈門,純屬機緣巧合。“那時候我來廈門出差,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座美麗的城市。”Nenad說,廈門最打動他的是舒適的環境和適合創業的氛圍,“廈門的創業氛圍并不比一線城市弱,而且創業成本比較低,而且這里環境很好,藍天白云,適合工作,也適合生活。”回去后,Nenad對廈門念念不忘,最終他決定把創業項目搬到廈門。
“遇見廈門,我很幸運。”這是Nenad時常提及的一句話。如今,在軟件園二期的愛特眾創空間,Nenad和另兩位通過Red語言開源平臺招募來的伙伴一起創業。有意思的是,這兩位伙伴分別來自上海和臺灣,跨文化的創業團隊該如何運營?對此,Nenad認為,沒有層級之分的平等很重要,“人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因此一定要讓自己開心,這就需要和同事處得好,這是我想要的,也是我自己開公司的初衷。”(文/圖記者 林露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