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凍包裝上一般有標明提醒字樣 東南網1月27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劉承烺/文 陸軍航/圖)前天晚上,同安工業集中區發生一起悲劇事件:哥哥喂弟弟吃果凍,弟弟被噎住,送醫搶救也未能挽回幼小的生命。 林先生是外地人,在廈門打工,有兩個兒子,一個7歲,一個才1歲多。一家四口住在同安工業集中區的出租屋。 前天下午5點多,林先生夫婦外出上班,把兩個孩子留在家中。 下午,弟弟小豆肚子餓了,哥哥也不會煮飯,剛好看到家中有果凍,就打開了,喂弟弟吃了起來。弟弟吃了幾口,就噎住了,慌亂地揮動兩只小手,喊了一聲,想喊第二聲,卻喊不出來了。 哥哥急忙向鄰居求助,并給爸爸媽媽打電話。鄰居把小豆送到工業集中區醫院救治。由于病情嚴重,醫院方面又致電120,將孩子轉至廈門第三醫院。傍晚6點半左右,到醫院時,小豆的臉色已變得青紫,并昏迷不醒。經過半個小時搶救,遺憾的是,仍未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醫生提醒 幼兒最好別吃膠狀食物 市醫療急救中心的蔡醫生提醒,果凍一類的膠狀食物,3歲以下的小孩不能吃,因為容易被嗆進呼吸道。果凍上一般有注明提示,連老人也要謹慎,如果非得吃,一定要切成小塊,小心監護。 如果出現小孩被噎的情況,家長應該具備一定急救知識,學會自救,同時撥打120,爭取最佳搶救時間。 蔡醫生介紹,6分鐘,是孩子噎住窒息后的黃金搶救時間。心肺復蘇根本就是爭分奪秒的事,如果1分鐘內開始急救,被救回來的可能性是90%;如果5分鐘才開始搶救,那成功率就降到40%-50%。腦循環缺氧6分鐘后,可能造成腦神經系統的永久性傷害。因此,家長第一時間的搶救就成為了挽救孩子生命最寶貴甚至是最后的機會。 營養專家也提醒,多吃果凍有害無益。吃果凍多,容易降低孩子的食欲,影響營養素的平衡吸收,易使孩子形成“酸性體質”;而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只能增強果凍的感官性狀,而無任何營養價值,多食不利于健康。所以家長們不要讓孩子多吃果凍,更不能給幼兒吃小果凍。 急救方法 拍背法 對于意識清楚的孩子:可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在孩子的側后位,一手置于小患者的胸部以圍扶孩子,另一手掌根在患者肩胛區脊柱上給予6-8次連續急促拍擊,拍擊時應快而有力。 對于意識欠清或不清的孩子:應使小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側臥,頭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孩子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擊6-8次。 推壓腹部法 將孩子仰臥于桌子上,家長雙手疊加放在其腹部臍與劍突之間,緊貼腹部向上往胸部方向適當加壓,可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壓力,讓孩子肺內產生一股強大的氣流,使異物從氣管內向外沖出,并隨氣流到達口腔。 海氏手法 較大的兒童可采用立位急救。家長站在兒童后方環抱兒童,左手握拳頂住兒童腹部臍與劍突之間,右手壓在左手上面,雙手向上向后方用力,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壓力,以利異物排出。如果發現孩子呼吸微弱,面色發烏,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市民聲音 擔心孩子吃果凍會噎住 昨天下午,導報記者走訪了廈門幾家超市發現,果凍外包裝盒(袋)上,商家均用比較顯眼的字體標注“勿一口吞食,三歲以下兒童不宜食用,老人兒童須監護下食用”字樣。 市民小周的女兒只有4歲。昨天下午,小周帶著女兒在七星西路一家超市選擇年貨。孩子來到果凍貨架前,說:“媽媽,我要吃果凍。”但小周不想讓孩子吃果凍,主要是孩子喜歡大口吞食,容易噎住。 市民林女士家中有一個7歲的孫子。林女士說,孫子平常也喜歡吃果凍,而且經常一口直接塞到嘴巴里,簡單嚼一嚼就咽下去。“我每次都大聲提醒他,這樣很容易噎著,但孩子總是不聽。” |
相關閱讀:
- [ 01-29]心臟腫瘤似果凍“跑”到大腦里 20歲小伙中風
- [ 12-18]兩歲幼童飛機上吃果凍被噎住 航班中途備降
- [ 08-07]農夫山泉現白色果凍狀異物 回應:或人為作假
- [ 05-14]妙言果凍冰激凌引領綠色美食新潮流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