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20
講古老人
●人物:姚景良
●事件:80歲老人一輩子執著于研究、傳播閩南文化,在講古場為大家講古。
●推薦人:市民
●點評:什么樣才叫活得有價值?像他這樣。
東南網1月2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詹文/文 吳曉平/圖) 他已80歲了,每天還很忙,到鷺江講古場講古,到處傳播閩南文化。
姚景良說,“我沒時間可以浪費啊,我這么大年紀了,搶救閩南文化就是和時間賽跑的事兒。”
在廈門最早最老的人文社區鷺江道,街坊們都尊稱他為“姚老”,大家是真心尊重他。他曾摔傷4次,腦部和腰部都受過重傷,九死一生,曾經被醫生斷定為沒法治了。70歲那年,他還被自行車撞成重傷,朋友一度以為他挺不過來了。結果,幾個月后,他又出現在講古場,神采奕奕地給大家講古。他呵呵笑說,“我去閻王那里報到,可是門剛好關著,我又回來了?!?
現在,他不吃補藥,每天早上堅持跑10公里,身體反而越來越好。有人說,聽你講話像青年,看你體態是壯年,瞧你的臉部才是老年。
他把全部時間,都用在搶救與傳播閩南文化上。別人說,你都80歲了,安享晚年吧。姚景良說,“不行,一把年紀了,我最后的時間就是剩余價值,我得活得真的有價值才行。”
姚景良年輕時就開始收集閩南故事,研究閩南文化,辨析閩南方言用詞用字。他收集整理了數百個閩南近現代故事,這些故事源頭多,版本也多,他搜集、整合、校對、考證。一些生僻字盡量查字典核對,《辭?!贰犊滴踝值洹范及岢鰜?。他研究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草根式內容、民間故事與俗語。研究這些東西要接地氣,坐書齋里是做不出來的。退休19年,他到處“采風”,整理出鄉土味很重,卻很有生命力的閩南故事。
“做這些事是很辛苦,不認真不行,閩南文化中很多東西,70歲以下的人很多都不懂了,這些東西再不研究整理就沒了。形成文字,有據可查。”姚景良已經出了幾本書,還有十來本沒出版。
他還到鷺江道賴厝埕講故事,涉及方言問題就一點一點解析,順帶談論許多有趣的民俗,說一些老少咸宜的故事。每次講一個小時,他現在的積累,說上十年也說不完,每次,他都盡可能多說一些?,F在,他在講古場有了很多鐵桿粉絲,讓他欣喜的是,其中有不少年輕人,甚至孩子。
“做點好事可以,出風頭我可不要?!币傲枷矚g平淡低調做人。他說,每個人都有他的價值,大和小而已?!拔疫@60多年來的研究成果,誰都可以拿去傳播,讓更多人了解,閩南文脈不能到我們這一代就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