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溪流污染整治 取得明顯成效 針對島外九大溪流展開了一場全域、全系統的水生態環境大會戰 集美碧溪農業公園內,5公里的綠道串聯起沿線優美的風景,清澈的許溪上,不時能看到白鷺靈動自由的身影。 站在同安東西溪交匯處的岸邊,只見清澈流淌的溪水、岸邊綿長的綠化帶,讓人充分感受到自然生態帶來的愜意。 海滄東孚街道洪塘村、過蕓溪小流域的Y型河道內,青綠的溪水潺潺流淌,河道兩側美人蕉、黃菖蒲、千屈菜等各種水生植物嫵媚動人,不時可見白鷺、池鷺等鳥類在河道內停駐覓食…… 去年,在市水資源管理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下,廈門針對島外九大溪流展開了一場全域、全系統的水生態環境大會戰,以統籌為手段,對山、水、田、林、路、村莊等進行系統的綜合治理。 在水環境整治的同時廈門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溪流不會陷入“治了又臟,臟了又治”的怪圈。去年建立和實行了市、區、鎮(街)三級“河長制”。為方便群眾監督,市水利局還統一在九條溪流干支流顯眼位置豎立了283塊河長制公示牌,公示牌標注河流河段起止斷面及其長度,公開河長、河段長姓名,標明環保、城管和水利等部門的舉報、監督投訴電話。 “三分治七分養”。廈門開創性地建立了溪流養護長效機制,參照公路養護措施,制定了《溪流養護管理辦法》,島外各區建立專業養護隊伍47支,養護河長576.54公里,溪流保潔率達到100%。 經過努力,全市九條主要溪流感觀明顯改善,溪水清了,河岸綠了,風景變美了,城里人記起了鄉愁,村里人找到了致富路,廈門趟出了一條全面推進流域環境綜合治理的新路子,打造出了值得驕傲的“廈門范本”。 3 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全面開展 初步實現“流域環境更加生態、財政投資大幅減少、工程效率持續提升”三大效果 同安區西源溪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于去年10月開始實施。按照原來的設計方案,工程需要征用大量土地,還要投入巨額資金挖掉河道內的江心洲、江心島,硬化岸坡,加高4.6公里長的堤防。特別是治理工程要清除3.8公里良好的護坡植被。 工程的實施過程,恰逢省政府部署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要求水利建設實現從“硬工程”到“軟自然”的轉變。在重新詳細勘察現場的基礎上,廈門水利部門對工程方案做出重大調整。首先取消了部分不必要的“硬”項目:除了滾水壩、交通橋、排澇管和引水灌溉管等必要建筑物外,其它岸坡整治、堤防加高、沙洲清淤等建設項目全部取消。調整后的治理工程不再用砌磚石護岸的方法保護河道,而是采取了生態防護措施。比如對確實需要防護的河段,改用打木樁、拋石護腳或種植樹木等生態防護措施加以保護,盡量保留坡面原有植被。調整后的治理工程還分段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修復措施,不僅如此,河道內的天然砂石、水草、江心洲、江心島、河漫灘、濕地都被保留了下來,河道的原生態最大限度地得以保存,西源溪的鄉愁野趣也得以保留。 治理工程在方案調整后減少了100多畝占地面積,征地拆遷量極大減少,加上硬化工程的取消,節省了1200萬元資金。這些錢被用來美化河道風景,建設便民設施:工程在上游增設了風雨亭,還在兩岸增加了5公里景觀休閑步道,更對河道內的兩座閘壩進行改造和提升,做成了水瀑小景觀;工程在廢棄機磚場上改建鄉村健身休閑綠地,配套坐凳、垃圾桶、公廁等設施。去年11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西源溪下游河道不僅確保了防洪安全,提升了生態水環境,更為兩岸提供了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受到了臨溪居民的一致好評。 去年,廈門水利部門把全市10條39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全部按照安全生態的理念重新調整設計方案,初步實現了“流域環境更加生態、財政投資大幅減少、工程效率持續提升”三大效果,項目總投資從8.3億元減少到4.8億元,減少資金投入42.2%;征地拆遷量從3900畝減少到2000畝,減少了48.7%。廈門的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實施方案被省水利廳作為范本轉發至全省各市、縣推廣。 |
相關閱讀:
- [ 12-31]劉可清調研第二水源工程 要求大力推進水利樞紐建設
- [ 04-10]廈門市部署重大水利項目建設 洪澇隱患點要抓緊整改
- [ 03-30]陳雷來廈門調研 加強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建設
- [ 02-11]1月份 福建重大水利項目完成投資11.49億元
- [ 10-10]前九個月福建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完成投資98.92億元
- [ 09-12]廈門首次全國水利普查公報發布 年用水量超5億噸
- [ 07-16]上半年福建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完成投資逾61億元
- [ 12-04]泉州金雞攔河閘重建工程獲大禹獎 為福建首次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