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愈來愈近了,春聯店鋪格外喜慶
●有的市民1月初就預約了清潔工大掃除
商家們掛出的大紅燈籠、春聯、中國結、年畫等喜慶的年貨,使得街頭巷尾的年味越來越濃。(記者 王火炎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路然 曾嫣艷)臨近春節,家家戶戶都將“除舊布新”擺上了家庭議程。從農歷臘月二十三至除夕,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將家里里里外外扮靚一番后,在新年的開端換上喜慶的大紅春聯。
賣春聯的小店鋪格外喜慶
大紅燈籠、中國結、金元寶、各式春聯從店內掛到店外,紅彤彤的生肖年畫、福字、紅包袋也鋪滿了整個貨架……這幾天,位于大同路的兩家賣春聯店鋪格外喜慶,總是人頭攢動。老板娘、店員忙前忙后,仍招呼不過來那些特地趕來的客人。
這已經是小林光顧這家店的第五個年頭。她手里抓著一張紙條:1.9米長的對聯一副、吉祥福8張、“財神爺”1張。她笑著說,這些都是老板特意囑托一定要買的。
蹲在裝滿春聯的紙箱前,劉女士仔細挑著貼在包裝盒上的樣字,歪著腦袋揣摩上頭的吉祥語。“金字、絨面,顯得喜氣端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店員熟練地推銷著。劉女士越看越喜歡,她說,家里開店做生意,采購這些喜慶物,把店布置得喜氣點,新年才有好彩頭。別看這家店小,但東西齊全,能“一站式”搞定。
“來這里多是老顧客,很多都是一年見一次。時間久了,大家像朋友一樣。”店員黃女士笑著說,這家店開了好些年,許多原先住附近的老鄰居都搬走了,有的住到蓮花、火車站,甚至島外,但是過年前總會出現一次,有的臨走前還打招呼相約明年見。
年前大掃除 清爽過新年
“為了請鐘點工來做年前的大掃除,我1月初就向家政公司預約了。”黃女士說,她家有150平方米以上,還是挑高結構,因此要求家政公司派來2名個頭較高的鐘點工,從早上8點一直干到中午12點。“另外,還有兩位師傅清洗吊燈,一位師傅清洗抽油煙機。”黃女士介紹,家政公司推出套餐服務,讓多種清洗可以同時完成,更加方便省事。
記者從孔雀河、小羽佳等家政服務公司了解到,過年前各公司都盡可能讓鐘點工全員上崗,并延長工作時間,鐘點價錢也比平時略高。孔雀河家政的工作人員表示,從去年12月25日開始,價格逐步上浮,2月1日至除夕期間最高,相比起平時,每小時多了十幾塊錢。
有人請鐘點工清潔,也有人堅持自己動手。王女士一家提前兩周,用周末時間大掃除。“第一周打掃面上的東西,比如掃天花板、地板的邊角處。第二周清洗窗簾、床單、沙發外套等。”王女士說,最困難的還是洗水晶燈,她媽媽把一顆顆水晶卸下來,放在桶里擦洗,她和爸爸再一顆顆裝上,光這一項就耗費大半天時間。“大掃除是過年的儀式。”王女士感嘆,雖然干活時累慘了,可是看到家里清爽的模樣才能安心過新年。
【背景】
廈門人貼春聯
可追溯到唐宋
迎新春的傳統項目便是貼門神、貼對聯。在春節前幾天,家家戶戶紛紛上街買春聯,有雅興者則自己鋪紙揮毫潑墨。
廈門日報編輯、民俗專家盧志明介紹說,廈門人貼春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所貼的春聯極具地方特色。例如“堂上水仙迎春放門前福桔向人紅。”其中“水仙”一詞即代表閩南。舊時的春聯生活氣息濃厚,比較講究的農戶會貼“看今朝六畜興旺盼新歲五谷豐登。”另有些農戶則圖個喜慶熱鬧,不關心格律,自個兒寫道:“我家養牛如大象 鄰里喂雞多如米。”橫批是“也高興”。
靠海吃海的漁夫少有貼春聯,更多時候只是倒貼“福”字,或是正貼“春”。“‘春’不僅代表春節,還和‘剩’的閩南語同音,意味著米飯、收入都有剩余,在閩南沿海地區使用廣泛。”盧志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