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民俗之插春花 寓意喜慶吉祥 春花,又稱春仔花。在閩南地區,逢年過節、新婚嫁娶等場合,代表著喜慶、吉祥、福氣的春花,是不可缺少的飾品。元宵節也不例外,古時,婦女在元宵節出門看燈時,不忘在發髻上戴一對紅彤彤的春花;在元宵節拜天公的人們,供品上也會插上一朵春花。 在廈港街道大學路和民族路交界處,有一條小巷子叫永安街。巷子里,有一家不掛招牌的小店。店主林賢盛說,他這家店開了70多年,是從他父親那兒傳下來的,主營喜慶用品和日用品。在店內的玻璃柜臺上,擺放著兩盒不同規格的春花,今年春節期間,他一共賣出了數百對春花。“閩南話中的‘春’與‘剩’諧音,春花寓意富貴吉祥、年年有余,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很受歡迎。”林賢盛說。 據傳,西晉與唐朝年間,中原漢族大規模南渡入閩,帶來中原盛行的簪花習俗,閩南地區群山環繞,自古民風淳樸敦厚,原鄉的自然信仰很普遍,簪花習俗逐漸流傳開來,但當地的濕熱氣候致使鮮花容易凋謝,閩南人就地取材創造出春花代替鮮花。在明嘉靖年間,祖籍翔安洪厝的禮部侍郎洪朝選在元宵佳節回鄉省親,見村里的女人無論老幼,頭上都戴著春花,覺得非常好看。于是,他便帶了一些春花到京城去。得到“官方”認可后,春花在閩南地區盛行,成為節日慶典時的必備之物。本報資深地理編輯、民俗專家盧志明說,在元宵節,不少閩南婦女都會在梳洗完畢后,頭戴春花,出門看燈或看戲。拜天公的人們也會在供品上插上春花,寓意吉祥。 有著500多年歷史的春花習俗是廈門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春花雖然看起來小巧,制作技藝卻并不簡單:原材料精細而復雜,包括紅線、小竹棍、金片、小鐵絲等,而且是純手工活,需要耐心和細心。在翔安洪厝,有不少家庭小作坊出品的春花行銷廈門、泉州甚至臺灣地區,除了堅持著手工藝活的興盛不衰,也讓這一民間習俗得以不斷傳承。 |
相關閱讀:
- [ 02-21]兩岸千余民俗人士齊聚廈門 辦文化節弘揚慈濟文化
- [ 02-12]同安呂厝十萬人送王船 將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 02-09]春節翔安民俗活動歡樂連連 政府竭誠搭臺百姓傾情唱戲
- [ 01-14]廈門"大觀園"殘疾人搶先看 預計今年9月正式開放
- [ 11-04]同安組織婦女群眾積極參與民俗文化藝術節
- [ 10-14]閩王民俗節下周同安開幕 1000余名王氏宗親參加盛會
- [ 10-08]兩岸宋江陣好手聚廈精彩獻藝 民俗文化節國慶期間舉行
- [ 06-20]端午節真的不宜"祝快樂嗎?民俗專家稱更適宜祝"安康"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