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新建改造道路都要透水(資料圖) 東南網2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思親 通訊員 謝毅強)新建及改擴建的建筑及小區,今后需融入新的海綿設計,配備蓄水、用水等設施,成為能吸水的“海綿”。 導報記者昨日從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廈門于近日正式出臺海綿城市建設技術規范,今后全市新建、改擴建的建筑項目、住宅小區、市政道路及相關設施以及河道水體改造等,都將在規劃和設計時按此規范來實施。 建筑與小區 新增綠色屋頂 配備蓄水設施 新建及改擴建的建筑項目及小區,以及集中開發區域,今后需配建雨水調蓄設施。據市海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廈門的建筑項目及小區在設計時,幾乎不考慮蓄水和用水功能,而新出臺的技術規范則要求,建筑與小區外排雨水峰值流量,不能超過市政管網的排放能力。為此,技術規范要求配建的雨水調蓄設施包括雨水調節和收集池、洼地及小區下凹式綠地等。 同時,對于小區項目,技術規范還規定小區內停車場、人行道、自行車道和庭院、廣場等,需鋪設7成以上的透水磚。具有大型屋面的建筑,宜新建綠色屋頂配備屋面雨水收集系統,并回收利用。據悉,該系統目前已在海滄霞陽小學等建筑試點,效果良好。 |
相關閱讀:
- [ 02-08]同安建慢行系統市民有了新去處 助力海綿城市建設
- [ 01-30]央視報道廈門海綿城市建設成績 創新做法不斷涌現
- [ 01-22]去年廈新增公園綠地118公頃 12個"海綿體"項目已完工
- [ 12-24]翔安新城投17億鋪“海綿” 試點打造自然排澇體系
- [ 12-17]海綿城市引入"民間合伙人" 在馬鑾灣實施首個PPP項目
- [ 12-09]明年起廈全面建設海綿城市 今年完成2.83平方公里
- [ 12-09]廈舉行海綿城市建設交流研討會 新型防澇技術亮相
- [ 08-31]廈門確定島外78個海綿城市項目 投資總額約58億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