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山街道金安社區,志愿者是亮麗的風景線。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湖里金山街道金安社區幸福廣場熱情四射,上千位“小紅帽”在這里聚集,用一項項貼心服務、一個個實際行動,慶祝這個屬于他們的節日。
就在幾天前,金安社區榮獲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的消息傳遍鷺島,令人振奮。面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約350個候選對象的激烈競爭,金安社區有什么秘訣能夠脫穎而出?事實上,只要您走進這里,就能找到答案:2000多名志愿者是社區最美的風景,他們是及時雨,是文明使者,也是家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金安社區在金山街道黨工委的引領下,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動員駐區單位和居民廣泛參與,創新出志愿服務制度化、專業化、精準化三部曲,用堅持和愛心傳遞美麗廈門正能量。
廈門日報訊(文/圖 本報記者 郭筱淳 通訊員 黃文穎 郭華)
關鍵詞? 規 范
健全制度,志愿服務駛向常態化軌道
48歲的林雷是金安社區資深志愿者,也是社區志愿者協會會長。每天早上,他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微信、QQ群,解答社區志愿者們在服務中遇到的難題,同時第一時間了解居民們的需求。
有人說,當志愿者不難,難的是堅持。金安社區通過率先推行志愿者注冊登記、志愿者培訓、需求對接、服務記錄、嘉許和回饋、志愿者保險、社工帶志愿者、黨團員帶頭等八項制度為志愿服務插上規范化、制度化的翅膀,確保志愿服務常態化。
良好的制度機制讓人們的愛心行動時時可為、處處可為、人人可為,也讓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金安社區22300多居民中,注冊志愿者就有2453名,這意味著不到10人中就有一個注冊志愿者,一個人帶動一家,一家凝成一群,志愿者們的凡人善舉催生了“燈塔效應”。
關鍵詞? 專 業
挖掘能人,組建14支具專業范志愿服務隊
今年1月的一個普通工作日, “著火了,著火了!”接到電話,幾分鐘內,鄭金星與義務消防志愿者們趕到事發地點。原來是小區一戶人家陽臺突然起火,家里沒人。情況緊急,55歲的老鄭爬上消防梯,接上消防栓,快速撲面明火,儼然一名專業消防隊員。
過去的1年內,這支社區消防志愿服務隊已撲滅6起火災。這支頗具專業范的消防志愿服務隊曾專門到市消防特勤二中隊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專業培訓,同時幾乎每個月都要舉行消防演練。
打造“專業范”志愿者服務隊是金安社區追求的目標,他們率先探索出志愿服務專業化制度流程,歸納起來就是“查、篩、分、建、培、用、評”。運用這“七字法”,社區建立起服務人才資源庫,挖掘社區能人、達人作為志愿服務的領頭羊,并定期邀請專業導師、社工對志愿者進行專業化培訓,使志愿服務邁向了更高的層次。
目前,金安社區已組建起平安護園隊、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14支專業志愿服務隊,實現了居民按需求進行“點單式”預約服務。
關鍵詞? 精 準
1+1幫扶,志愿服務也能“私人定制”
大年初一,90歲的蔡阿婆被一陣敲門聲叫醒,與她結對子的黨員志愿者陳麗英一家來拜年,還送上了熱乎乎的餃子。“他們是好鄰居更是我的親人。”蔡阿婆是馬來西亞歸僑,時常一人在家。陳麗英一家對蔡阿婆的關愛,讓老人在晚年感受到無限溫情。
新的一年,金安社區志愿者服務再升級再提升,向服務精準化邁進。使志愿服務“面對面”的服務模式變成“定人”、“定點”、“定項”的三定服務。在摸查社區志愿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建立“一對一”的志愿服務,而與社區空巢老人結對幫扶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居民有需要還可以采用電話預約、網上預約、微信預約等方式,暢通志愿服務渠道。在金安社區,越來越多的居民正享受到志愿服務“私人定制”的福利。社區居民廖麗珍身有殘疾,又不慎在家中摔倒。社區志愿者與社工立即組建起幫扶小分隊送她到醫院治療,助她康復。這樣的善舉令人動容,如今廖麗珍也成為社區義賣手工隊的一名志愿者,將愛心源源不斷地傳遞。
【社區名片】
湖里金山街道金安社區是廈門最大的純社會保障性住房社區,也是全國首個保障住房安居樣板工程。社區成立于2009年5月,居民22300余人,其中志愿者2453名。2014年,省、市志愿者服務制度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先后在金安社區召開,該社區志愿服務各項成果作為重點經驗在會上交流推廣。同年,中央文明辦和省文明辦將“金安模式”納入國檢、省檢的主要測評項目。今年2月,金安社區作為廈門唯一一個社區榮獲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稱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