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南網3月15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王文津 林慰)在灌口中學讀完高中畢業后雙雙考入集美大學的江健裕、江佳蓉兄妹,是灌口臺商江清銀的孫兒,自10年前從臺灣彰化來到集美灌口爺爺家后,就先后在上塘中學和灌口中學就讀。如今,江健裕在大學畢業后正接手祖輩的事業,而江佳蓉也將在明年從集美大學畢業,選擇留在爺爺創辦的灌口臺資企業。 在集美區,像江健裕、江佳蓉那樣,在家門口讀中學考大學的臺胞子女還有不少。 為什么這些臺胞子女沒有選擇島內名校,而選擇在島外中學就讀? 春節剛過,筆者專程探訪了江健裕。他深切地說:“灌口這里的學校從環境到校園都非常漂亮,老師也特別能教,我何必舍近求遠呢?” 近年來,集美區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區的目標后,又瞄準“優質”這一辦學新目標,爭創全國教育強區,不斷推動城鄉教育從均衡邁向優質。 “嫁接”島內名校資源農村校跨入省優行列 灌口中學是灌口鎮唯一的一所完中,也是集美區一所典型的農村校。2006年,隨著集美區承接廈門島內工業轉移,灌口鎮建成了方圓10平方公里的廈門機械工業集中區,200多家重點機械工業企業先后落戶灌口,原來的農村完中教育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面對工業化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化過程中的農村教育提升話題被推到集美區委區政府的綜合改革議事日程上來了。 “嫁接”島內名校資源,讓農村校也跨入省優質學校行列!集美區委、區政府大膽提出的這一教育改革目標,得到廈門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于是,一個牽手廈門一中與灌口中學合作辦學組建廈門一中集美分校的方案形成了。林安懷,一位剛從廈門一中退休的副校長、省市優秀校長獎獲得者、高級教師出征掛帥合作辦學。他帶領廈門一中派出的30多名退休高級教師與在職高級教師組成的支教團隊,按合作辦學方案,來到灌口中學傳、幫、帶。 林安懷與時任灌口中學校長王陽燦(現任廈門十中校長)合作親密無間,各科支教高級老師與灌口中學專任教師也配合密切,聽課、評課、改進、提升“一體化”。十年磨一劍,廈門一中集美分校的牌子第一次在集美在廈門打響了。灌口中學高中入學三年按時畢業率平均達到96.2%,高中學業基礎會考合格率平均達到99.85%,農民工子弟蘇東靈考入南開大學,成為集美區高考理科狀元。 2015年灌口中學一舉跨入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行列,省教育廳網站還為此轉載了《福建日報》一篇長篇通訊《灌口中學,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廈門樣本》,讓集美區中小學校受到極大鼓舞。 與灌口中學一樣,灌口小學也是一個這方面的典型。 創辦于辛亥革命時期的灌口小學是一所農村百年老校。圍繞“百尺竿頭”如何更上一層樓這個課題,集美區委區政府也采取“高位嫁接”的辦法,在廈門市教育局的支持下,牽手廈門市實驗小學與灌口小學合作辦學,組建廈門實驗小學集美分校。 10年來,廈門實驗小學校長、特級教師尤穎超與時任灌口小學校長陳志良(現任集美小學校長)緊密配合,他帶領教育團隊來到灌口小學,進行學科“對接”。從課堂設計、教學備課、教具制作入手,不斷改進課堂教學。隨著“一師一優課”活動的開展,灌口小學青年教師業務水平不斷提升,帶動學校不斷發展,成為福建省示范小學、福建省素質教育先進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南童謠”傳承中心。去年退休后的尤穎超被集美區聘任為學校發展顧問、灌口小學(廈門實小集美分校)榮譽校長,繼續為集美區教育事業發光發熱。 就這樣,集美區采取這種“高位嫁接”的辦法,不斷推動了農村教育從均衡向城市優質教育轉型,中小學是這樣,學前教育也一樣展現了美好的前景。 灌口幼兒園也是一個這方面的成功典范。 創辦于1957年的灌口幼兒園,原先只是灌口小學的一個學前班。在集美區委、區政府的重視下,集美區教育局從農村城市化的實際出發,引進名師,“嫁接”名校,逐步改造提升,使之成為福建省示范幼兒園。目前,灌口幼兒園在總園的基礎上,又把優質園辦進灌口安置小區幸福家園,總班級達到24個,共面積達1.2萬平方米,一園變兩園,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受到省市教育界的關注。 灌口中學到灌口小學再到灌口幼兒園的改造提升與發展,正是集美區農村教育從均衡邁向優質的一個縮影。集美區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說,隨著城市化的推進,集美區近年來先后又新建開辦了杏東、杏北、窗內、園博、外國語集美分校等6所公辦中小學校,都是按省一級優質校標準設計、配備的,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必將進一步推進集美區爭創全國教育強區工作更上新臺階。 牽手轄區高校合作辦學區屬完中爭創省一級達標校 走進集美后溪鎮廈門北站西側,一座新投用的標準化完全中學讓人耳目一新,校門口掛著“廈門理工學院附屬中學”和“杏南中學新校區”兩塊牌子。這是集美區為推動轄內中學爭創省一級達標校,牽手轄內高校合作辦學,提升優質教育的又一個好做法。 集美是我國著名僑鄉和學村,轄內有集美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多所高校,優質教育資源匯集。如何提升區屬中學的辦學質量,集美區委、區政府首先想到了這些近在咫尺的集美高校。近年來,轄內4所區屬完中已有廈門十中、灌口中學兩所成為省一級達標校,而杏南、樂安兩所中學仍然在軟硬件方面存在許多薄弱環節。隨著城市化的進展,為適應辦優質教育這一群眾的迫切愿望,集美區委、區政府牽手轄內高校合作辦學。于是,杏南中學成了廈門理工學院附屬中學,樂安中學成了集美大學附中。 杏南中學創辦于1996年,原位于杏林片區杏濱街道,與廈門十中相鄰,師資、生源都相對較強。而位于后溪鎮廈門北站邊的后溪中學卻只有初中,教育基礎薄弱。 為了推進優質教育,做大杏南中學,打造省一級達標校成為一種首選。集美區結合辦學布局調整,在與廈門理工學院合作辦學的同時,拿出廈門北站邊拿出一塊l0萬平方米的土地,建設杏南中學新校區暨廈門理工學院附中新校區。經過3年的努力,杏南中學新校區在后溪片區廈門北站落成投用,與后溪中學合二而一,壯大了師資與生源。 走進杏南中學新校區(廈門理工學院附屬中學),但見新校園別具一格,她擁有全國最大的校園屋頂太陽能光伏電站,年發電量可達1380千瓦時,相當于一座小型發電站。她建有福建省最大的校園中水回收循環利用系統,每天可回收中水綜合利用500噸,同時還建有廈門市校園少有的水上植物園、百果園,成為福建省一座高標準綠色生態校園。2014年7月1日福建日報以《杏南中學新校區為什么這樣美?》為題發表長篇通訊,高度評價集美區對教育工作的重視。 3月上旬,從廈門市教育局傳來消息,杏南中學爭創省一級達標校工作已通過了廈門市的驗收,即將迎接省教育廳的考核驗收。 與杏南中學一樣,樂安中學(集美大學附中)的爭創省一級達標校工作也全面展開。去年8月,集美區委書記李輝躍和時任集美區長黃曉舟,帶領區發改局、財政局、建設局、教育局等部門領導來到樂安中學現場辦公,就樂安中學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校園擴容、師資、合作辦學等方面達成一致共識,即要在“十三五”期間,把樂安中學建成省一級達標高中。 樂安中學(集大附中)創辦于1986年,原是一所農村中學。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迅速把農村中學提升為城市優質學校,已成為集美區上下共同的愿望。日前集美大學不斷加大對樂安中學的幫扶力度。一是向樂安中學派出梁宗旗等3名教授、碩士生導師擔任樂安中學副校長和學校發展教育顧問。二是組織一支30多名的在校碩士研究生輔導團,與樂安中學各學科結成“對子”,輔導學生晚自習。三是與雙十中學掛鉤,聘請雙十中學高級教師對口支教,在樂安中學開展聽課.評課、教研活動。 目前,一個爭創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的活動正在集美區杏南、樂安兩中學展開。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