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蓉枝是清明常見供品。記者彭怡郡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臨近清明,廈門人愛吃的古早味薄餅、蒜蓉枝再受熱捧。 【市場】 清明供品熱度不減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第八市場,聽到叫賣薄餅的吆喝聲不斷,薄餅攤前不斷有市民前來購買。 記者看到,薄餅大多現做現賣,攤主在薄餅皮上撒上菜餡、海苔、香菜,還有特制的廈門辣椒醬,熟練地卷起,一個薄餅就包好了。攤主張先生介紹,由于連日來下雨,薄餅的銷量略微減少,但一天也能賣100多卷,一般到清明節期間,每天能賣200卷薄餅。 還有不少廈門人喜歡買薄餅皮和各類配料,全家人一起包薄餅吃。 洪女士家中三代人都做薄餅皮。她告訴記者,最近下雨,薄餅配菜中的香菜、高麗菜都價格略漲,所以最近買薄餅皮的市民不多,一天大約能賣10多斤。據她介紹,由于作為清明節廈門人桌上的傳統供品,薄餅不可缺少,所以往年她一天能賣七八十斤薄餅皮。 記者還發現,傳統的蒜蓉枝、清明粿、麻酪等清明祭品也很受歡迎。 店家沈女士表示,這幾天她的店一天能賣近50包蒜蓉枝,清明期間估計能賣近百包。 【專家】 清明供品來頭不小 廈門市民俗學會副會長郭坤聰表示,清明節習俗不少,包括掃墓祭祖、踏青賞菊、喝雄黃酒等,最有廈門特色的就是做薄餅、吃薄餅。薄餅餡料里要放新鮮海蠣、豆干、胡蘿卜絲、高麗菜、春筍絲、芹菜,燜煮大半個小時,包卷時還要放入貢糖、海苔、香菜。一家人吃薄餅,往往要兩口大鍋才夠煮餡料。而清明粿不僅美味,對治療胃潰瘍、慢性氣管炎、咳嗽、風濕也有好處。 關于薄餅還有典故。據了解,古時候的春祭都在寒食節(清明節的前一天)。這一天專吃冷食,在廈門就逐漸發展為清明包薄餅吃。傳說薄餅是廈門人發明的。明代嘉靖年間,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將其女兒嫁給了金門蔡厝人蔡復一(那時,金門屬同安縣管轄)。后來,蔡復一官至總督云貴湖廣軍務兼貴州巡撫,公務繁忙,經常廢寢忘食。蔡夫人害怕丈夫健康受影響,就將魚、肉、蝦、菜、筍、豆等用微火燉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頭,讓他邊吃邊辦公,被稱為“婆餅”,廈門話“婆”“薄”同音,便又稱為“薄餅”。 |
相關閱讀:
- [ 03-18]清明五一“拼假游 ”人氣旺 可形成最長4-9天假期
- [ 11-14]東南沿海高規格書畫產業展昨開幕 文藝界大咖云集
- [ 10-22]翔安農民畫家陳珠庭:5年繪就翔安版《清明上河圖》
- [ 04-14]毛新宇、耿巍等點贊 “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
- [ 04-07]本土攝影家聚焦老街區 展示廈門版《清明上河圖》
- [ 04-06]清明小長假出境海島游最火 價格較春節期間降五成
- [ 04-06]清明節新興“祭品”走俏 “自拍神器”等進紙扎鋪
- [ 04-06]清明祭掃注意防火 昨日多起因祭掃引發的山火警情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