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50多人齊祭掃 昨日上午,莊家一行50多人包了一輛大巴車來到天馬山中華永久墓園掃墓,他們當中最年長的73歲,最小的12歲。 陳女士是墓主莊老先生的外孫女。她說,外公生前住在島內的賣雞巷,育有12個子女。為了此次清明祭掃,全家人從半個月前就開始張羅,從敲定時間、聯系包車到購買祭品等。“一大家子,難得有機會聚得這么齊。”陳女士說,清明掃墓,也是家族成員之間聯絡感情的機會。她的大姨住在臺灣,今年已經90多歲了,老人前幾天還特地打來電話叮囑祭祀事宜。 【同步】 兩岸人士 同祭“開臺王” 本報訊(通訊員顏有能 余辰晨)清明節前夕,海滄區青礁村及廣東、江西、湖南等地的顏氏宗親300多人同赴臺灣嘉義,共祭“開臺王”顏思齊。 赴臺期間,大陸顏氏宗親會同臺灣南、北、中部顏氏及嘉義鄉賢、璿宿上天宮民俗人士,兩岸800多人同祭顏思齊,這是近幾年來兩岸民眾共祭顏思齊活動規模最大的一次。 顏思齊(1589-1625),祖籍廈門海滄青礁,明朝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帶領鄭芝龍等28名結拜兄弟,招募漳、泉3000多名移民開發臺灣,被兩岸民眾尊稱“開臺王”、“開臺第一人”。 緬懷革命先烈 退役軍官 本報訊(記者殷磊通訊員錢金生)昨日上午,460多名廈門自主擇業退役軍官,自發來到廈門烈士陵園烈士墓前,獻上他們親手編織的花圈,祭奠革命先烈。 這些退役軍官都是在部隊服役20年以上的老兵,大部分曾在部隊多次立功受獎,多次參加廈門的搶險救災任務。近10年來,他們每年清明期間都會自發組織到廈門烈士陵園敬獻花圈,緬懷先烈。 |
相關閱讀:
- [ 03-31]清明祭品燒得多,未必就是真孝子
- [ 03-31]清明“代掃”遇冷,請先別急著叫好
- [ 03-28]代客掃墓、網上祭掃問津者寥寥 新式祭掃方式仍不是主流
- [ 03-24]漳州殯儀館清明節掃墓高峰期預測 注意避開高峰期
- [ 03-18]周六起北京13條公交掃墓專線陸續開通
- [ 10-30]清明到山上掃墓祭奠先人 失火引發森林火災被起訴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