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4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文 梁張磊/圖)清明將至,來自海內外100多位黃氏宗親于昨日(4月2日)齊聚廈門江夏堂,共同舉辦春季祭祀、拜謁先祖。
以人口數量比較,黃姓是廈門第三大姓氏。廈門黃氏江夏堂位于錢爐灰埕巷2號,文安小學內。黃氏宗親會會長黃偉煌先生說,古代黃姓望族居江夏郡(府址在今湖北省云夢縣),故“江夏堂”是流傳最廣的一個黃姓堂號。而廈門的江夏堂是清朝末年武狀元黃培松奉旨建的黃氏宗親總祠堂。
廈門從古至今就是廣大黃氏宗親“過臺灣”、“下南洋”的出發地,所以在海內外黃姓子孫的觀念里,廈門江夏堂就是他們共同的“家”。每年都會有許多黃氏宗親絡繹不絕地前來尋根祭祖。
導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處被譽為“廈門最具藝術價值老建筑之一”的江夏堂,富麗而不失古韻,仍然保留著氣勢恢宏的飛檐及漆金裝飾的祖龕。站在祖堂中央,抬頭可見一個呈圓形的藻井直插屋頂,氣勢威嚴。藻井是由一層層的斗拱八卦狀排列并疊蓋而成。它呈外方內圓,寓示族人對外方正,對內團結形成向心力,并且還寓有天圓地方的深刻內涵。藻井的整個木結構相當完整,透頂鏤空鑲金木雕。柱頭、垂柱、斗拱等構件都雕有飛天、花卉、祥禽等精美的圖案,并全部貼以金箔,整體建筑至今仍流金溢彩,美輪美奐。
據宗親會工作人員介紹,近年各地宗親傾力捐助修繕,江夏堂正在整修會館,以供江夏文化研究會開設博覽室、族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