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 凡做社會公益,應由近及遠,不必騖遠好高。”陳嘉庚曾這樣教育后輩。而在他的家鄉集美大社,就有這么一位熱心腸的大社女婿,默默踐行嘉庚家訓,12年如一日,堅持義務為鄉親代辦各類證件。他從身邊人、從身邊事做起,方便鄰里。 一張醫保卡帶出公益路 紀武發是同安人,1971年來到集美大社當木匠學徒,這是紀武發第一次走進大社。“我父親是位商人,他認為只有學會一門手藝,才不怕沒飯吃。”紀武發說,這也是他來到大社當木匠的原因。 在大社當了一年木匠后,紀武發去當兵了。1976年退伍后,他在廈門市交區第一建筑公司當一名司機。說起這個,紀武發激動地說:“我們公司原先是陳嘉庚先生組建的建筑部,是用來修建學校的。”因為這層原因,紀武發開始了解到更多關于陳嘉庚先生的事跡,對大社也多了些認識和喜愛。 2003年,原杏林區的一部分劃歸集美區管轄,而原本在集美的醫保卡辦理點也搬到了杏林。“當時,很多老人不懂怎么坐車去杏林,總是找不到地方。”紀武發說,那時他剛好在集美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當汽車司機,利用上班空閑時間便開始為鄰里代辦醫保卡。 也是從這時起,紀武發便開始了他的“跑腿”公益,這一做就做了10多年。 幫助人是他的快樂之本 現在,找紀武發幫忙代辦證件的除了老人外,還有不少年輕人。紀武發告訴記者,他年輕時,曾有一段時間做過業務員,經常要去辦理一些證件等。年輕人有時又要上班,又要抽出空閑辦理這些小事,確實忙不過來。 申領醫保卡,第一次是去辦理,第二次是去取卡。每次紀武發都要跑上至少兩趟,可是紀武發卻從沒有怨言。“因為以前自己經歷過,所以能幫的我都盡量幫。” 除了幫不方便的鄰里辦理醫保卡外,紀武發還會幫老人辦失業證,幫新生兒辦出生證,甚至幫人辦理交通卡、更換門牌號等,但紀武發卻從不收取任何費用,有時甚至還要自己貼錢。“我現在很快樂,每次出去代辦都是在鍛煉身體。”紀武發笑著說。 老“紀”伏櫪 志在千里 在采訪中,紀武發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有人打電話詢問他關于失業證所需的材料,也有人來送材料給他。紀武發告訴記者,每周二和周四都是他固定去辦理證件的時間,很多人都知道,他們都會趕在這兩天前把材料準備好。 紀武發隨身的背包里,有4個顏色不同的文件袋,他拿到鄰里的材料后,會分門別類按辦理的類型放進對應的袋子里。“別人既然交給我,就是信任我。”紀武發說,每天他都會讀報、聽廣播,只要是關于各類證件辦理的新聞,他都會收集起來。說著,紀武發便從包里拿出收集的關于“辦理退休所需材料”的新聞剪報給記者看。 為了每次辦證效率更高,64歲的紀武發還學會了網上預約。在紀武發的晚年生活中,為鄰里代辦證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未來能做多久就做多久,只要我能活動,就會一直做下去。”紀武發說。 |
相關閱讀:
- [ 06-07]集美誠毅志愿者服務海峽兩岸龍舟賽
- [ 06-06]集美輕工業學校志愿者服務隊“愛老敬老,冬日暖陽”志愿服務項目
- [ 06-03]200余名集美誠毅志愿者服務海峽兩岸龍舟賽
- [ 05-09]集美為志愿者舉辦培訓班 增強業務素質與實踐能力
- [ 05-08]集美志愿者母親節舉辦募捐活動 籌得善款一千余元
- [ 05-07]集美區百名志愿者參與服務世界旅游小姐決賽活動
- [ 04-28]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培訓志愿者骨干 做大做強志愿服務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