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轉型 城市更新彈出活力變奏曲 春日的廈門,處處花團錦簇,遍地生機勃發。 在地下,一項與時間賽跑的民生工程正在立體式推進,地鐵1、2、3、4號線已經全部實現開工,預計到2020年底廈門將形成“中心放射、環灣聯絡”的軌道交通主干網。 在地上,全長73公里的“兩環八射”外環道路正在全面打通,預計到今年底將實現島內外道路系統的無縫對接。 在島內主城區,老舊小區的改造正在全面鋪開,一座座歷盡風雨的小區不僅面貌煥然一新,配套設施、服務功能也正發生美麗蛻變,居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 在島外新城,媲美島內、更勝島內的現代化城區正不斷臻于完善,吸引各方來客。 在城市各處,發揮滲、滯、蓄、凈、用、排功能的“海綿體”越來越多,把各種管線集中收納、統一管理的地下綜合管廊不斷延展…… 著力提升承載力和宜居度。三年來,按照中央和省里對廈門的定位和站位要求,廈門高蹈宏闊地展開全面深化改革,以《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為指引,拉開城市框架,拓展區域發展空間,更大幅度地邁開“跨島”的步伐,在全市六區掀起一場“城市更新”的宏大戰役。著力轉變城市發展方式,著力塑造城市特色風貌,著力提升城市環境質量,著力創新城市管理服務,廈門城市轉型發展步伐不斷向縱深邁進。 空間轉型:島外建成區面積占全市2/3 統計數字顯示,到2013年全市超過五成的人口居住在島內,島內外人口密度比高達11:1,近200萬人擁擠在140平方公里的本島,過多的人口,過度集中的城市功能壓得本島氣喘吁吁。 合理布局城市人口和生產要素,引導城市功能向島外轉移,迫在眉睫。 三年來,圍繞“兩個百年”發展愿景和“五個城市”發展目標,廈門拉開城市框架,拓展區域發展空間,更大幅度地邁開“跨島”的步伐。 交通是城市生活的動脈,是一個城市保持活力最主要的基礎設施,也是支撐城市空間拓展的骨架。三年來,一場加快推進海陸空以及信息通道互聯互通的建設熱潮在廈門掀起,大港口、大物流、大路網建設,讓這座城市在不斷“跨”出去的同時,增強了集聚輻射功能,提高了環境的承載力和競爭力。 以灣區導向,貫通組團的城市骨架交通得以構建,地鐵、“兩環八射”快速路網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市域內“半小時交通圈”、廈漳泉“一小時交通圈”觸手可及;高崎機場T4候機樓建成投用,年吞吐能力增至2700萬人次,新機場建設有序推進;新開通進出島及島外各區間公交線路90條……正是依托廈門大路網交通的整體構建,“一島一帶多中心”的空間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全市城市建成區已達324平方公里,其中島外218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3。 |
相關閱讀:
- [ 04-07]廈美術界首次集體進京辦展 “美麗廈門”京城綻放
- [ 04-06]"美麗廈門"當代美術作品晉京展開幕 將展出至12日
- [ 04-01]“美麗廈門”將亮相中國美術館 匯報廈門建設成果
- [ 03-09]廈門萬名婦女齊聚“美麗廈門women同行”
- [ 02-29]美麗廈門 高效出行
——廈門全力打造大交通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