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以創新為引領加快產業、城市、社會轉型。圖為創新元素聚集的軟件園三期。(黃義平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這幾天,集美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華商領袖、僑社代表及專家學者在這里聚首,參加首屆嘉庚論壇。他們中無論是小時候在集美的僑胞、還是第一次來集美的嘉賓,都能強烈感受到這里鮮明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氣息。比如,嘉庚先生發明的“戴斗笠、穿西裝”的建筑樣式,不僅完好地保留在學村內,也“再生”于廈門北站、集美新城市民中心等新建筑之中。
集美,正以獨有的嘉庚精神及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彰顯一座人文之城的獨特魅力。《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實施以來,集美區進一步明確以“人文集美”為發展定位,依托“一精神三文化”的獨特人文基因,發揮高校密集的人才優勢,以創新引領推進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加快“產城學人”深度融合,為建設美麗廈門示范區打牢基礎。
發揮人才優勢
加快“產城學人”融合
在擁有十多所高校、研究機構及超過10萬高校師生的集美,密集的智力資源,是創新發展最大的寶藏。為此,集美提出,將推進“產城學人”深度融合,打破校區、產業園區、居住社區之間的“圍墻”,全方位滿足人才的全方位需求、最大程度激發人才創造活力,構建良好的創新環境,為適應經濟新常態和轉型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密集的高校“智能”,正在更多地轉化為經濟“產能”。從2010年起,集美區已連續舉辦6屆產學研科技合作項目成果對接會和5場轄區高校院所產學研科技項目專場對接會,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130多項,促進高校人才的科研成果就地轉化。
此外,在集美共有27家企業與相關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先后完成18項科技計劃項目申報,申請專利21項。此外,集美區先后與國內37所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建立和完善了合作高校院所的專家信息庫。
集美區表示,將繼續深化產學研用合作,吸引轄區高校師生入駐軟件園三期、創業大廈等園區,發揮高校專業優勢為企業提供技術攻關、工業設計、人才培訓等服務。
為了適應發展高端產業、吸引高端人才的需求,集美在推動城市轉型中充分融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需求,不斷完善集美的基礎設施和高端配套。比如,在軟件園三期周邊,正在啟動建設一個4.7平方公里的新型創新城區。這個創新城區包含軟件園三期起步區、創新創業大廈、軟三動漫產業區及集美新城核心區誠毅大街以東片區,將聚集形成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所需的產業要素和“15分鐘”生活配套,加快新建配套企業的人才公寓和教育、醫療資源,打造WIFI全覆蓋、公共自行車系統全覆蓋的便捷社區,吸引、留住人才。
真金白銀鼓勵
加速轉型升級企業創新
去年,全市首個機器人及數控技術應用研發平臺在集美成立,這個有指標意義的研發平臺由思爾特和衛浴行業大佬路達、機器人領軍企業ABB公司一起組建,首先在衛浴五金的拋光、打磨環節進行“機器換工”試水,促進精益生產。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根基,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確保經濟穩定增長的主戰場。當前,集美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后期轉變的關鍵節點,如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政府共同面臨的課題。面對轉型發展的新常態,集美區提出以“智能制造、品牌培育、質量提升”為核心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快工業制造模式向服務化、智能化轉變,不斷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創新”元素。
去年,為引導和推動企業提升自動化水平,集美區出臺“機器換工”補助政策:對于獲得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機器換工”專項補助的集美區企業,企業采購工業機器人整機或成套設備的,區政府按10%給予配套補助,且補助資金上不封頂。
為幫助轄區企業更好地實現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集美區頻頻出招,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就是由政府牽線出資,引進來自臺灣的“顧問”——中國生產力中心(臺灣),借助臺灣產業轉型的成功經驗,協助企業找出問題、尋找方向,并進行“一對一”的診斷、輔導。
這項工作從2012年開始,已讓不少企業嘗到甜頭。生產力中心輔導團隊深入到轄區企業,協助企業從營運方式到產品、品牌、文化進行轉型。截至目前,已有建霖工業、誼瑞貨架等14家企業完成全面“診斷”,新凱復材、立林科技等15家企業進入深度輔導,經過輔導診斷的企業,無論是管理水平還是產能輸出,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為了鼓勵創新,集美不斷完善、改進政策,拿出“真金白銀”獎勵企業發展品牌、參與標準制定、實施“機器換工”,強化軟件信息等高新企業招商等。有很多獎勵措施的力度堪稱省內、全市最大,比如對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150萬元獎勵,對企業參與標準化工作給予最高100萬元的單項資助,分別創下了全市、全省的最高獎勵記錄。今年,集美區還將繼續加大惠企力度、推動創新平臺建設,并且將有針對性地服務企業,實行“一企一策”。
發動不同群體
為共同締造“獻力獻智”
共同締造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轉型探索,需要各方力量積極協作、共同參與。在集美,高校多、企業多、“新廈門人”多,如何調動不同群體,特別是高校師生、青年人的力量和積極性,成為集美區推動“共同締造”的一個重點。
在“共同締造”中集美區充分調動轄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創客團隊等群體參與“共同締造”的積極性,發揮人文集美的獨特優勢,真正實現多元主體“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
幾個月前,因為一套廚余垃圾分類系統,集美區海鳳社區的居民登上了央視新聞。在僑英街道海鳳社區泉水灣小區,每個住戶都能免費領到一個專門“吃廚余垃圾”的環保垃圾桶,有了這個“神器”,家里的廚余垃圾經收集、處理后不僅可作為肥料,幫助社區減少垃圾量、變廢為寶,居民還可以因此獲得積分、兌換獎品。而從垃圾投放到積分掃描、獎品兌換等一系列“復雜”過程,通過一個手機App即可以輕松實現。
而這套系統的開發者,正是海鳳社區的“鄰居”——來自華僑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師生,這個打破高校、社區“圍墻”的共同締造生動實踐,成為集美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鮮活樣本。
在集美,青年群體已逐漸成為社區、尤其是新建小區“共同締造”的重要力量。隨著新城建設的推進,集美的新樓盤越來越多,在這些新社區中,不少關心公共事務的年輕人熱心參與公共事務,積極獻力獻策。
去年4月,全市首個“鄰里青年匯”試點暨集美區大學生志愿服務驛站在杏濱街道的康城社區成立,其成員是來自社區的青年達人、青年教師和大學生志愿者等。
隨著鄰里青年匯的成立,康城二里小區一批年輕人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和服務中。通過手機微信群,大家積極組織活動,挖掘小區里的“能人”,先后組織開展免費藝術培訓、公益講座、義務家教等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讓社區生活更富有創意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