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論壇現場。 嘉賓展示書法作品。 廈門日報訊(文/本報記者 應潔 林露虹 通訊員 德英 志杰 王晗 圖/本報記者 黃曉珍)“TANKAHKEE”是陳嘉庚先生護照上的英文名,這個詞的讀音也正是“陳嘉庚”三個字的閩南語發音。昨天上午,在200多位嘉庚后人、海內外華僑華人、華商領袖、僑社代表及專家學者的共同參與、見證下,首屆嘉庚論壇(英文名稱為TANKAHKEE FORUM)在嘉庚先生的故鄉集美開幕。這個頗具“閩南味”的論壇英文名,一下子拉近了海外鄉親與嘉庚先生、與故鄉的距離。 潘國駒先生已年過七旬,他是新加坡怡和軒俱樂部主席,同時也是新加坡陳嘉庚基金主席。在新加坡,大名鼎鼎的“怡和軒”與嘉庚先生有莫大的淵源——成立于1895年的怡和軒是新加坡最早設立的華人俱樂部之一,嘉庚先生曾擔任主席并在怡和軒居住了30多年。潘國駒認為,“一帶一路”內涵與嘉庚精神緊密相關。而作為傳承、弘揚嘉庚精神的重要平臺,怡和軒將繼續團結海內外華人,弘揚嘉庚精神,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嘉庚先生給我們留下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非常多,他一直支持中國的發展進步,并為此奮斗了一輩子,在物質、精神等各個方面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楊正泉幾十年前曾在采訪中見過陳嘉庚先生,“雖然僅有過一面之緣,但陳嘉庚先生的聲音樣貌和為人依舊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嘉庚先生一天生活費只花5毛錢,破掉的茶杯他也會倒過來做燭臺。”海協會原副會長、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銘清說,我們弘揚嘉庚精神,要常常自省,“遇事想想嘉庚先生會怎么做”。他認為,嘉庚精神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標桿,“要讓嘉庚精神這面旗幟高高飄揚,那么我們自立于民族之林、實現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夢則指日可待。” |
相關閱讀:
- [ 04-08]首屆嘉庚論壇今日集美舉辦 僑界代表匯聚嘉庚故里
- [ 04-02]社會各界昨日祭掃陳嘉庚陵墓 嘉庚后人回鄉參加
- [ 03-31]首屆嘉庚論壇4月8日在廈門集美召開 弘揚嘉庚精神
- [ 03-30]首屆嘉庚論壇4月8日將在集美區舉行 凝聚僑心僑力
- [ 03-22]陳嘉庚設計群賢樓群 讓世界一眼看到廈大
- [ 03-10]廈大嘉庚學院多款機器人齊亮相 創新實驗室昨揭牌
- [ 03-01]廈大嘉庚學院采用APP簽到 學生是否到校一目了然
- [ 01-31]首屆廈門嘉庚劇院國際話劇季啟幕 13部作品18場演出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