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曾昊然 通訊員 其翔)昨天清晨5點半左右,一聲驚雷“炸響”了不少睡夢中的市民。而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雷雨交加的天氣,將會持續到下周三。所以最近市民出行,要防雷防雨了。
“網絡都被劈壞了”
昨天清楚5點半左右,家住廈港附近海濱花園的黃強被一聲巨大的驚雷聲驚醒了。“從來沒有聽過這么響的雷!真是被嚇到了,還以為哪里爆炸了呢。”黃強平靜了心情后,正準備刷刷微博看看網友們對這雷聲的評論,可他發現,原來可以使用的家庭網絡(無線WiFi),突然就不能使用了。“網絡都被雷劈壞了呀?”這讓黃強很郁悶。
昨天白天,雖然降雨和閃電變少了,但是廈門又被濃濃的迷霧籠罩。據了解,昨天廈門許多地區的能見度都低于500米,個別地方還出現能見度低于200米的情況。
廈門為啥雷電多發
為什么昨天會有這么大的雷聲呢?氣象專家告訴記者,一是距離的遠近,近則尖,遠則悶,因為低頻傳得遠,高頻衰減得快;二是實際雷聲的大小,振幅大的傳得遠;三是近地雷還是遠地(高空)雷。此外,雷聲還和云層中相撞正負電荷的多少及溫度、濕度、離地面的高低有關。
從全省范圍來看,廈門屬于雷擊高發區,雷擊造成人畜傷亡的事故時有發生。這是因為廈門地處東南沿海,是東、西風帶交替影響的過渡帶,也是溫帶、熱帶各類天氣系統頻繁活動的地區;廈門地處海陸交界,由于陸地和海上存在溫差,容易形成局地強對流天氣,也容易造成雷電頻發。
廈門哪里最易被“雷到”
那么廈門哪些地區最容易被“雷到”呢?氣象部門介紹,對廈門來說:北部山區高發,往南則相對較少。同安北部山區和集美大橋北端附近區域是雷擊風險最高的地方。同安北部山區是雷擊高發地,主要是由于地形地貌造成的。在山區,空氣更容易形成強烈的垂直運動,導致強對流天氣的出現,從而形成雷電。而集美大橋北端區域雷擊高發,跟海陸交界、海陸熱力差異、易形成局地強對流天氣等因素有關。
此外,廈門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雷電現象,平均來看全年達39天左右。3月、4月份雷暴日數開始明顯增多,以夏季發生的概率最高。據統計,廈門去年幾乎全年都有雷電光顧,全年共發生5251次閃電,5-8月的雷電活動最頻繁。根據市防雷中心的統計,全年共接到雷電災害事故6起,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2萬元。
家庭電器如何防“雷”
雷電專家提醒,雷電可以通過電線、天線、電話線傳導,使與之相連的電器設備受到損害。因此專家提醒,打雷時首先要關好門窗,避免雷電進屋;為了避免家用電器遭受雷擊,盡量不用電器,應拔掉電話線、電視天線等一切可能將雷擊引入室內的電源插頭。
此外,雷雨天氣時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設備洗澡,因為雷電有可能會沿著水流襲來。
相關新聞
下周前半段 雷雨不停歇
雷聲還會伴隨我們多久?氣象部門預計,這次雷陣雨天氣將持續到11日左右,而后經過短暫的“中場休息”,13日左右廈門將再次出現一次降雨天氣,可能會伴有雷電出現。
除了雷電,降雨帶主力也將在今天南壓影響廈門,屆時雨勢將升級,島內外都將被波及。特別是今天晚間到明天,雨勢加大。預計從本周末到下周三,廈門將斷斷續續處在陰雨天氣之中。據統計,今年以來,廈門降雨相比常年同期水平明顯偏多;另外,與降雨一起到來的,還有氣溫的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