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城事 > 正文

首屆嘉庚論壇 嘉賓共話嘉庚精神點贊“人文集美”

2016-04-11 08:52:59吳林增?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鄒玒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嘉庚頌》頌傳嘉庚精神

東南網4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吳林增 通訊員 劉德英 林志杰文/圖)4月8日、9日,首屆嘉庚論壇在嘉庚故里、嘉庚精神發源地——集美成功舉行,海內外200多名嘉賓暢敘嘉庚精神。

論壇期間,重量級嘉賓的主題演講和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圓桌對話,是對嘉庚精神的一次高度提煉,也為今后更好地踐行嘉庚精神打下堅實基礎。

嘉庚先生一生愛國愛鄉、情系桑梓、傾資興學。在與會嘉賓看來,嘉庚精神是中國文化軟實力標桿,重視嘉庚精神,對提升國家軟實力很有幫助。

嘉賓們表示,一定要以嘉庚精神為旗幟,更好地推動海內外華人凝心聚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強中國心,共圓中國夢。

作為嘉庚故里,集美區將嘉庚精神提升為“美麗廈門、人文集美”戰略的核心內涵。

在“美麗廈門、人文集美”戰略構想指導下,集美立足“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和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今日集美已經是個極具魅力的人文之城。

同時,產業充實、人文宜居的集美正成為嘉庚精神的領航基地,四海華僑的美麗故鄉,改革開放的清新窗口,生態宜居的幸福家園。

9日,海內外嘉賓實地去感受集美的人文魅力。嘉賓們考察了集美大社、集美新城、集美美麗鄉村建設等,看僑鄉新貌,感受濃濃閩南風、嘉庚情。

集美從漁村到學村,再到今日人文之城,無處不在的嘉庚元素,讓海內外嘉賓紛紛點贊。

?

海內外嘉賓參觀位于集美的軟件園三期

點贊“人文集美”

洪林(泰國《星暹日報》《泰華報》副總編輯):

人文之美,也是嘉庚之美

9日中午,海內外嘉賓來到了集美區行政服務中心12樓陽臺上。

從陽臺上遠望,杏林灣畔盡收眼底。由于昨日集美有霧氣,杏林灣商務中心的島外第一高樓直插云霄,稍遠處的園博苑如一幅江南水墨畫般優美。“我經常來廈門,也經常到集美,感覺集美一直在變,在變美,在變得美上加美。”

來自泰國的洪林女士不停地拍下一張張新城美景。她說,不僅集美大社保存著嘉庚先生的故居,在新城也隨處可見嘉庚式建筑。“集美這座城,很繁榮,但是,它不僅僅是有高樓大廈,它還有一種內在美,這種美就是人文之美,也是嘉庚之美。”洪林女士說,回到泰國之后,會向更多泰國華人介紹集美。

張田玉(來自云南省昆明市僑光小學) :

就好像回到了故鄉

大社陳氏宗祠是大社陳氏族人重要的議事場所。整葺一新的大社陳氏宗祠內掛上了陳氏族人包括陳嘉庚、陳六使、陳文確等人的家訓,木質匾額里刻著“誠毅”二字,特別引人注目。

海內外嘉賓參觀大社陳氏宗祠,紛紛舉起相機、手機拍照留念。來自云南省昆明市僑光小學的張田玉女士說,她父親跟陳嘉庚先生一樣曾在新加坡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當年響應先生號召成為一名南僑機工,奮戰在滇緬公路。“從某種意義上說,父親亦是嘉庚先生的追隨者,是嘉庚精神的傳承者,我對嘉庚故里一見如故。”她說。

陳民昆(緬甸廈門聯合會理事長、緬華互助會會長):

有機會,我會來集美投資

陳民昆考察了集美之后,他說,集美是一天一個樣,“變得太漂亮了”。

陳民昆說,他7歲時曾在集美小學讀書。“小的時候到海邊泥中去挖海米線,現在一點都認不出來了。”他說,他準備讓侄子帶著他到集美大社再走走,故地重游。

目前,陳民昆在緬甸創辦了緬華網,他說,希望通過網絡更多地宣傳在緬甸的華人華僑,讓世界了解他們。參觀了軟件園三期后,陳民昆先生說,如果條件成熟,也會到集美來投資。

陳嘉庚長孫陳立人與“小族親”合影

孫東川(暨南大學教授):

集美,極美,城如其名

在軟件園三期,一棟棟寫字樓錯落有致,依托軟件園三期的空間載體,集美軟件信息服務業正在茁壯成長。高大上的硬件設施,也讓嘉賓們嘖嘖稱贊。

“我1983年到過集美,現在再看看集美,真的感嘆這座城市變化太大太大。”來自暨南大學的教授孫東川說,“集美這城區,名字取得好,集美,極美,城如其名。”

“嘉庚先生應該感到欣慰,嘉庚先生讓集美這個漁村變成了學村,依托這個學村,集美又變成了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孫東川說。

“一路走來,我感覺,在集美,嘉庚元素無處不在,‘穿西裝、戴斗笠’的嘉庚建筑比比皆是,這也是很好地宣揚嘉庚精神。”孫東川還建議,集美要保護更多的老式建筑。

圓桌論壇 海內外嘉賓熱議“嘉庚風

在8日下午舉行的圓桌論壇上,14位海內外嘉賓圍繞如何弘揚嘉庚精神,擴大海內外華人交流、拓展“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等內容展開了一場討論。

張國祚(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嘉庚精神本身就是軟實力,軟實力就是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對一個民族,對一個國家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講兩個觀點,一是嘉庚精神是歷史造就的,二是時代呼喚嘉庚精神。

葉宋曼瑛(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奧克蘭大學教授):

我認為嘉庚先生精神可以推廣到海外,我做新西蘭華人研究有40多年,發現當地不少的華人也是很推崇嘉庚先生的精神,推行教育,也推行報刊。

陳友信(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副總會長、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會聯合會主席):

陳嘉庚很重視講真實的話、務實的話,他不唱高調。所以辦教育,要培養人的性格,教育是建國之本。還有,我們要從“僑”到“橋”,海外華僑要以嘉庚精神為“橋梁”,通過研究嘉庚精神了解祖國、了解家鄉。

南治國(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

現在世界變了,時代也變了,但嘉庚精神沒有變。在新的時代,我們怎樣把陳嘉庚這面民族旗幟扛下去,繼續飄揚下去,這是我們嘉庚論壇今后需要更多關注的問題。我認為華人文化和教育未來走向不管是怎樣的,他的根一定在中國大陸。

李珍(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副主任、研究員):

嘉庚精神成為可以穿越時空的,具有普遍價值和意義的精神食糧,能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增添新的成分,而且能夠世世代代地傳下去。

任貴祥(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副局長、研究員):

嘉庚精神是一個博大精深的精神寶庫。我覺得不同領域的人,不同職業,甚至不同的社會地位,每個人都可以從嘉庚精神學到自己深刻的為人處世道理。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