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潘薇 宗琴)4月8日至10日,首次高等院校涉臺機構人才培養工作會在廈成功舉行,期間舉辦了“海峽交流文化中心”揭牌儀式。
未來,兩岸涉臺人才培養工作如何發展?兩岸青年如何深入交流?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表示,涉臺人才的培養需兩岸通力合作,同時需搭建兩岸青年的溝通交流平臺。有專家說,作為兩岸交流重要城市,廈門完全有條件打造涉臺人才培養的核心區,本次會議成果就為此奠定了基礎。
現狀
臺青僅1/3來過大陸
據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教授吳清基介紹,2011年,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開放私立大學招收大陸學生,共招了928位陸生。2014年開放臺灣公立大學招收陸生,報名人數增至4512人,今年大學陸生報名人數達4817人,創歷史新高。
根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14年,到大陸就讀的臺生累計達到4萬人,其中大學生已逾1萬人。吳清基說:“兩岸的教育交流不斷深入,也希望雙方能夠減少障礙,未來可開放陸生來臺進行專業考試,鼓勵優秀的陸生來臺灣工作。”
然而,兩岸青年交流程度雖不斷加深,但仍面臨著青年交流總量不足的問題。華東師范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仇長根調查發現,臺灣15歲至39歲的年輕人共有830萬人,這其中到過大陸的只有1/3。“兩岸青年的互動,作為涉臺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未來需重視。”
提升 20億打造交流平臺
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建發表示,近年來兩岸人才交流十分頻繁,廈門大學作為臺灣研究的重鎮,也將緊緊圍繞“跨學科、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區”協同合作,與兩岸高校展開合作,全面提升涉臺人才培養能力。
因此,為了進一步促進兩岸涉臺人才的培養,加強兩岸青年的交流,“海峽交流文化中心”在廈正式成立。海峽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基金會會長姚志勝表示,該中心將計劃投入20億元人民幣資金,建成集教育培訓、科研辦公、會議、展覽為一體的綜合性兩岸文化和青少年交流平臺。
姚志勝說:“我們將進一步推動兩岸青少年的交流以及涉臺人才的打造,讓兩岸的高校學子都能參與進來。而文化中心將發揮名校效應,依托‘2011計劃’核心協同大陸高校的優勢,開展涉臺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等專項培養工程,吸引臺灣優秀青年來攻讀學位等。另一方面,也讓大陸涉臺人才能深入臺灣交流,舉辦兩岸青年學術交流活動等。”
方向 多模式培養涉臺人才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彭莉表示,涉臺人才的打造要注重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據了解,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于1986年成立,目前,碩士生有296人,博士生達148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最大的特色便是注重打造綜合型涉臺人才。我們開展了夏令營活動,去年共有兩岸92所高校的涉臺人才共同參與,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據介紹,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還設有跨兩岸的實踐教學基地,其中大陸4個、臺灣3個。“涉臺人才的培養一定要深入兩岸實地,真正了解臺灣的經濟、文化、教育等,同時,開展兩岸的學子交流更有助于碰撞出多元的思維火花。”
臺灣亞洲大學客座教授楊國賜表示,“我認為新世紀兩岸高校的目標便是培養人才的競爭力,兩岸的教育機構需起到推動作用,促進兩岸高校的深入交流。同時,還要提供兩岸人才交流的平臺,可建設網絡平臺、開設網絡課程供兩岸學子選擇學習等。”楊國賜說。
聲音
華夏眼科醫院集團廈門新開元醫院副總經理 蔡弼凱
全面了解
是合作的基礎
金門人蔡弼凱來廈門已經15年,“當初我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讀博士學位時,很多人都不理解。”蔡弼凱說,他們認為臺灣人當然是了解臺灣人的,為什么還要來大陸研究臺灣人。
蔡弼凱卻不這么認為,他表示,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讀書,不是為了了解臺灣人,而是為了了解大陸人如何看臺灣人、臺灣人在大陸又是怎么理解大陸的。
蔡弼凱說:“當時,在學校,我和同學們都是彼此研究的對象。”只有這樣全面了解彼此后,才能夠知道如何去開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陳經超
兩岸交流
要有“同理心”
臺中人陳經超是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作為臺灣應屆畢業生在大陸“985工程”高校中獲取正式教師編制的第一人,陳經超感慨頗多,“兩岸青年相互理解是根本原則。”
陳經超表示,兩岸青年在互聯網上因為一件事的看法不同而有爭議,是基于對彼此生活環境或經歷的不理解。他說,在兩岸青年的交流中,還應該培養自己的同理心。“在面對一件事情時,要用同理心去理解彼此,這樣也會減少不少矛盾,增強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