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泓/文 葉允平/制圖)昨天,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了2015年廈門市海洋環境公報(簡稱海洋公報)。 海洋公報中顯示,去年廈門的海域水質總體好轉,海水浴場優良率高,海洋生物狀況良好。不過,海洋環境風險仍然存在,溪流污染入海,仍然是海域污染的最大源頭。 海水水質 一半干凈一半臟 海洋公報顯示,去年廈門海域海水中重金屬及砷、油類及其他有機污染監測要素含量均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其中,清潔和較清潔海域面積占廈門海域總面積的49.8%,與2014年持平,但符合一、二類海水水質的面積比2014年有所增加。 大嶝海域屬于清潔海域,東部和南部海域屬于較清潔海域,河口區和同安灣屬于輕度污染海域,西海域處于中度污染海域。與2014年相比,河口區水質等級由中度污染改善至輕度污染,主要超標污染要素仍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今年,馬鑾灣區域海域水質公報中并未提及。 去年廈門海域的海漂垃圾總量同比無明顯減少,總量為1600噸,與2014年基本持平。海漂垃圾總量最大的區域為九龍江口和廈鼓海域,最小的為西海域,而在2014年,西海域最大,五緣灣最小,區域分布量有所變化。 海洋生物 白海豚數量明顯增多 廈門海域的海洋生物生活狀態如何? 公報中顯示,廈門近岸海域貝類生物質量狀況良好,生物種內砷、總汞、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聯苯均符合第一類海洋生物質量標準,未檢出貝類毒素和腹瀉性貝毒素。 廈門海域生物群落結構和生物多樣性狀況也相對穩定。浮游動物及浮游幼蟲多樣性指數、魚卵和仔幼魚、潮間帶底棲生物多樣性指數較2014年同期均有所增加。 白海豚數量也較2014年明顯增多,其中各海豚觀測點共發現中華白海豚297次、796頭次。 鑒定海洋環境的另一指標,是沉積物環境質量。數據顯示,去年廈門海域海洋沉積物質量狀況總體良好,大部分海域表層沉積物中的有機碳、硫化物、重金屬及砷、石油類、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聯苯的含量均符合第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海域表層沉積物質量良好。 |
相關閱讀:
- [ 12-01]枋鐘路上埭遼水庫漂浮死魚 疑是臟水污染水質(圖)
- [ 08-12]廈19家泳池被檢出水質不合格 兩次不合格將被關停
- [ 06-25]全市兩百多家游泳池水質抽檢 連續兩次不合格將被關停
- [ 03-15]集美九天湖出現大量死魚 有關部門:水質富營養化
- [ 01-25]廈門全市九條河道水質不達標 “河長”或被追責
- [ 01-15]市領導調研廈門海域水質情況 提升島內外污水治理工程
- [ 01-06]水龍頭流出“牛奶” 廈門市民擔心水質有問題
- [ 12-28]廈門被評為中國溫泉之都 14處地熱溫泉點同安占半席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