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吳林增/文 常海軍/圖)昨日,廈門的天有點陰,但是,卻非常適合戶外“吸氧”。
去年一年,廈門的空氣質量,基本上都如昨日一樣。全年,廈門僅出現三天的污染,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了99.18%。在全國74個主要城市空氣排名中,去年,廈門創下歷史新高排名第二。
而“廈門藍”的背后,為了呵護這一抹藍色,廈門全城都在做著“保姆”。
兩重量級文件呵護“廈門藍”
2014年,廈門出臺了《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4-2017)》,提出9大任務和42項重點工作。2015年初,又出臺了《廈門市進一步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工作方案》。
兩份重量級文件的出爐,讓呵護“廈門藍”的行動又上升了一個級別。空氣提升方案,涉及機動車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燃煤污染防治、餐飲油煙污染防治、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等五大領域。
去年,廈門在“四橋一隧”加大了對汽車尾氣的檢查,“烏賊車”進城越來越難。此外,廈門在各個工地推廣霧炮車,以降低工地揚塵。
此外,廈門還專門成立了揚塵治理工作考評小組。每個月,廈門都會制定“紅黑榜”,公布各區及各個職能單位揚塵治理的成績,排名靠后的單位會被約談。
空氣排名創下歷史新高
在去年一系列針對“廈門藍”的改革行動中,廈門的空氣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去年,廈門市環境空氣質量得到持續提升,全市空氣質量指數(AQI)優的天數202天,良的天數160天,空氣質量優良率99.18%,優級率55.34%。
與2014年相比,廈門空氣質量優級率升高24.93個百分點,優良率上升3.84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28,比2014年相比改善22.64%。
2015年,廈門市空氣質量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二。
如今,“廈門藍”已經成為廈門的城市名片,廈門先后榮獲聯合國人居獎、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
改革故事
線上“一聲吼”線下開啟“凈化模式”
3月30日清晨,霧與霾結伴而來,遮住了“廈門藍”。因為溫濕天氣影響,省內其他地市,也如廈門一樣,遭遇了污染天氣。
凌晨5點多,天已亮,但很多人估計還在夢鄉。此時,陳淵川已經來到了街上。
這陳淵川,是廈門環保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平日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與霧霾“對著干”。
抬頭望去,高樓青山,都被薄紗蒙上。陳淵川掏出手機,點開環保局官方微信查看數據,數據顯示:廈門出現了污染。
“緊急通知:現在啟動一級響應,即除采取二級響應措施外,還需要加強以下工作:霧炮車工作頻率改為每兩小時出動一次,24小時連續作業……”
陳淵川很快編輯好這條短信,然后,他把短信發到了“清潔空氣——廈門藍”微信群。
微信發出不久,群內就是一連串的“收到、收到”。緊接著,廈門全城開啟“凈化模式”:霧炮車上路、工地暫停土方開挖、渣土運輸停下……
目前,“廈門藍”微信群成員包括了全市各個部門。每天,一旦發現揚塵或者垃圾,群里的成員就會拍下來發到群里,然后,各主管單位就會“領任務”快速處理。
在“凈化模式”之下,霧霾通常不會在廈門上空“囂張”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