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后更了解琴島文化 這群“游客”有廈門本地人,也有來廈生活十多年的新廈門人,他們都是海西晨報的忠實讀者,跟著志愿者的腳步,他們沉下心來,認真地聽講解。 洪錫龍是老廈門人,今年61歲,在大同路長大。童年時,他經常來到鼓浪嶼。在他印象中,那時的鼓浪嶼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到處堆積著石塊。而現在鼓浪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美了。他此次來,還帶來自己設計的鼓浪嶼書簽,并送給志愿者。 “雖然來鼓浪嶼好幾次,但從來沒有認真了解過歷史。”葉雪霞也是廈門本地人,她告訴記者,這次來的意義不同,她不僅是“游客”,也是一名志愿者。 與葉雪霞相同,今年72歲的黃永祥也是一名老廈門人。他的家族曾經是鼓浪嶼上的大戶人家,抗日戰爭時期,黃永祥的父親和叔公就住在鼓浪嶼上。“雖然我住得離鼓浪嶼不遠,但我很少來這里,也幾乎不了解鼓浪嶼的文化,這次是我第一次聽講解。” 吳建新一家人一大早從海滄趕來,從1975年第一次登上鼓浪嶼至今,這已經是吳建新第八次登上鼓浪嶼。63歲的吳建新說,他的父母是廈門人,年輕時去到新疆,他在新疆生活了60年。現在他返回父母的老家定居,也想看看父母曾經生活的環境。 志愿者提前踩點演練 講解過程中,志愿者們引經據典,還時時與讀者互動。可以看出,為了這一場講解,他們做了精心的準備。 志愿者小戴說,為了呈現更好的效果,志愿者們提前一天就來到鼓浪嶼,把游覽的路線走了一遍。 “我以為鼓浪嶼的特色就是小資,沒想到還有那么多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李聰來自河北,是廈航的地服,在成為志愿者之前,他對鼓浪嶼文化并不了解。李聰說,想讓讀者聽懂他的講解,他自己就得先消化,再精煉,為此他還特地請教了導游講解技巧。“從前我也是一名游客,但現在我成了志愿者,比當游客體會更多。” |
相關閱讀:
- [ 04-12]演武“小白鷺志愿者”服務超市還“主動加班”
- [ 03-06]白鷺志愿者為游客帶去精彩演出 市領導駐足觀看
- [ 04-10]光明志愿服務聯盟志愿者 向市民們普及《電力法》
- [ 03-31]福建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志愿者走基層交流會在福鼎召開
- [ 03-29]志愿者牽手“星星的孩子” 幫助孩子走出封閉世界
- [ 03-28]廈港街道舉行第二屆義工嘉許禮 表彰優秀志愿者
- [ 03-28]廈門:小小志愿者周末為為公共自行車拂去灰塵
- [ 03-28]350人聘為鼓浪嶼申遺志愿者 6支志愿隊伍接受授旗
- [ 03-27]廈門光明志愿者妙解用電知識 志愿服務站獲殊榮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