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廳 “廣州十三行”首富美名揚 主題:古陶瓷及書法作品展示 內容: 1、“廣州十三行”四大家族之首伍秉鑒珍藏和其后裔傳承下來的瓷器(250件)、“十三行”四大家族介紹、當時的首富伍秉鑒介紹、媒體對“十三行”的報道。 2、林則徐書法作品。林則徐任湖廣總督、欽差大臣赴廣州禁煙期間,跟十三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展出林則徐的內容,可以佐證十三行的歷史。 說明: 1、“廣州十三行”1684年,康熙廢除禁海令,設粵、閩、浙、江四大海關,允許與外界通商。但當時的清政府并沒有成型的外貿體制,無力接待外來商船。于是,廣州海關官府在1686年招募了十三家較有實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貿易業務,俗稱“十三行”。可以說,“十三行”是清王朝的“外貿特區”。此后的100年間,廣東十三行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的關稅收入。 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關僅留廣東一處,“十三行”更是達到鼎盛時期,對中國后來的經濟發展甚至世界貿易都產生了重要影響。由于特殊的官府背景和壟斷地位,十三行的商人們收藏和積蓄了大量寶貝,綾羅綢緞、茶葉、瓷器堆積如山。 2、首富伍秉鑒在十三行中,以四大巨富———潘振承、盧觀恒、伍秉鑒、葉上林創辦的同文行、廣力行、怡和行、義成行最為著名。四大家族的家產總和比當時的國庫收入還要多,是貨真價實的“富可敵國”。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家族中、來自福建晉江的伍秉鑒,高峰時擁資超過2800萬銀元,“相當于當時的全球首富”。2001年,《華爾街日報》發行專輯,統計上一千年(1000年-1999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6個中國人入選,伍秉鑒名列其中,其他五人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和宋子文。 3、歷史價值大據廈大教授、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葉文程介紹,這次展出的、藏家邱季端收藏到的廣州十三行伍秉鑒家族珍藏,其后裔傳承下來的瓷器珍品,幾乎涵蓋了唐宋元明清各個時代。其中特別是明代中期藏品(如明代成化、弘治時期)到清代早期,特別是雍正、乾隆時期的陶瓷珍藏品較為突出,“這一批藏品不僅珍稀,對于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歷史和貫徹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方針,有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4、林則徐的書法功力深厚,書風清秀勁健,書品如人品,外柔內剛。林則徐書法最突出的成就是行草,以《集王圣教序》為基礎,屬于傳統的二王派系。其楷書,從歐、顏入手,但又不拘泥于某家某派,自成一格。虎門銷煙后,林則徐名震四海,遠近求書者接踵而至。被貶新疆伊犂后,更肆意于書法,“求題詠者雖踵接,不暇應也”,“遠近爭寶之”,“伊犁為塞外大都會,不數月縑楮一空,公手跡遍冰天雪海中矣”。 |
相關閱讀:
- [ 05-13]“最生活化”的藝術街區 廈門都市文化新樣本
- [ 05-13]廈門市職工書法臨帖展正式開始征稿 8月31日截稿
- [ 05-10]菲旅游文化節在廈開幕 推介廈門直飛宿霧航班
- [ 05-10]廈門一手住宅成交量 上周環比下跌近六成
- [ 05-09]兌山藝術區展出“幸運的光譜” 展覽將持續到30日
- [ 05-09]廈門舉行第四屆僑界聯歡節 兩千多名僑界群眾歡聚
- [ 05-07]裝置藝術在廈展出 300個舊輪胎造出一個“新世界”
- [ 05-03]孔龍震把“藝術卡車”開進廈門翔安澳頭 獻禮勞動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