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水產研究所與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向科普基地贈送的水產標本。 海洋生物資源綜合開發系列產品展示廳吸引嘉賓駐足參觀。 在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全國水產科普教育基地,各種水產標本及活體讓人目不暇接。 全國水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授牌。 在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全國水產科普教育基地,巨大的皇帶魚標本吸引了參觀者。 2016年水產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現場。 循環水養殖系統設備展示廳。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林雯 圖/記者黃嶸)13日,由中國水產學會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福建省水產學會、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及無錫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2016年水產科技周活動在廈門啟動。 水產科技活動周已連續成功舉辦了9屆,是全國水產科普的一項品牌活動。2016年全國的水產科技活動周時間定為5月14日至21日,今年的主題是“創新引領共享發展”,著重體現科技創新對產業的推動。據主辦方介紹,這主要有兩層寓意——一是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驅動經濟和社會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是,科技創新創業成果為全國各族人民共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萍贾茉趶B門啟動之后,各省級水產學會、中國水產學會各會員單位、分支機構、學生會員工作站等也將在各地因地制宜地開展相關科普活動。 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 獲得“國家級”認可 眾所周知,福建是全國漁業大省,近年來,福建省實施“科技興漁”的戰略,大力推進漁業種業創新、“五新推廣”、基層水技體系的的改革與建設,現代漁業發展寫就了一張優異的“成績單”——據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林月玲介紹,2015年全省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2463.94億元,同比增長5.76%;水產品總產量733.89萬噸,同比增長5.45%;水產品出口創匯55.49億美元,位居全國第一;漁民人均純收入16003元,同比增長9.3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漁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到位率已經達到了96%以上。成績單上每一個數字,體現的都是科技創新的力量。 這是福建省水產研究所首次承辦全國性的水產科技周啟動活動,幾乎國內所有重量級水產科研單位都派代表參加了此次啟動儀式。會上,中國水產學會副秘書長曲宇風向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授予了全國水產科普教育基地的牌匾,這意味著,去年下半年才正式建成開館的我市首個專門以海洋與漁業為主題的科學館——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獲得了“國家級”認可。也是在13日,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內又再添了兩件珍貴的標本展品,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向科學館贈送了長1.5米的金槍魚標本,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則帶來了3米長的中華鱘標本。據福建水產漁業科學館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條重達430斤的中華鱘是2009年3月21日被浙江籍漁船誤捕上船的,由于被捕撈時已經死亡,東海水產研究所經批準后將其制作成了標本。為了保障標本的安全運輸,此次東海所雇請了專門的大貨車經長途跋涉將中華鱘標本送到了廈門,這枚標本的入駐,極大豐富了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的館藏,成為皇帶魚標本后的又一件“鎮館之寶”。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3日上午,來廈參加啟動儀式的全國水產科研人員們也參觀了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而在現場引起他們當中許多人探討的,正是館內標本的“品相”。一位與會專家評價說,和小型海洋生物相比,大型海洋生物標本的制作和保存難度更高,從這一點來看,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內的大型海洋生物標本算得上是“佳品”。 記者在館內看到,為了豐富參觀者的視聽感受,全面展示我省海洋漁業發展成就,與去年剛開館相比,科學館再添了一些高科技展覽設備。比如設置在科學館入口處的環形影幕已全面啟用,廈興龍一號、金蠣一號等我省頗具代表性的水產科技成果實物也被搬進了科學館內飼養,還有遍布在展館各處的觸摸式導覽屏,不僅可供參觀者查詢瀏覽館內展品的信息,甚至還能隨時上網搜索相關海洋漁業知識。 |
相關閱讀:
- [ 05-13]2016年水產科技活動周在廈門啟動
- [ 04-27]漳州水產市場再次面臨搬遷 9年來3次搬遷臨時過渡點
- [ 04-26]平潭組織防赤潮培訓 做好水產養殖
- [ 04-06]省海洋與漁業部門推動工廠化水產養殖方式
- [ 03-31]下月起11名專家為榕水產企業“把脈問診”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