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戲院變遷】
●延平戲院
延平戲院1931年投用,1942年太平洋戰爭后停業。
●鼓浪嶼戲院
抗戰勝利后,“和樂影業公司”租用它放映電影,改名“鼓浪嶼戲院”。
●鼓浪嶼影劇院
1956年起,改名為“鼓浪嶼影劇院”。
●鼓浪嶼電影院
1979年改名為“鼓浪嶼電影院”。鼓浪嶼電影院在鼓浪嶼音樂廳建成后的1987年停映,并交由當時的鼓浪嶼區文化館使用。
延平戲院舊址。
當年電影《檢察官》的海報。(李揚翻拍)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鄔秀君 黃曉波)也許你從未想過,曾經會有這么一個地方:在那里,既有最樸實、最接地氣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供給,有肉蛋禽奶、海鮮水產以及各色時蔬的豐富滋養,又有裊裊南音的高雅,說書人天南地北、肆意揮灑的口若懸河,還有如癡如醉,沉浸光影世界的座無虛席。
今天故事的主角地處鬧市,卻又和鬧市融為一體,物質和精神,在這座建筑里取得一個巧妙的平衡。她傍身于柴米油鹽聚集的菜市場,也是鼓浪嶼人休閑娛樂的常去之所,是鼓浪嶼人抹不去的時代印記,更是留在鼓浪嶼人心中光影絢爛的情懷。她就是曾經的延平戲院,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鼓浪嶼電影院,如今她正靜默著,任周圍熙熙攘攘依舊。或許她也會對曾經帶給琴島人歡愉的時刻無比懷念吧。
這是一個現代化菜市場和一個文化娛樂場所神奇的交匯。而故事還要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前后,一對旅緬華僑兄弟回國開發鼓浪嶼說起。
“開映”
上世紀三十年代
菜市場樓上建戲院曾是全省最先進電影院
戲院內設樓下普通席和歐式風格設計的樓上雅座,觀眾席正對的舞臺,是演戲、放電影、說書的場地
上個世紀20年代前后,是鼓浪嶼發展的黃金時期,很多知名的華僑從海外回來,他們落腳鼓浪嶼,給這個小島的發展注入更多的動力。相較于黃奕住、林文慶等華僑,在緬甸發展的王紫如、王其華兄弟回到鼓浪嶼算是較晚的。那是1928年的時候,踏上琴島的那一刻,王氏兄弟深知,這片小島依舊大有可挖掘的潛力,只是如何去尋找新的商機。王氏兄弟依舊從地產領域下手,于是先注冊成立“如華公司”,便開始了他們在鼓浪嶼置產興業的大計。
王氏兄弟在緬甸打拼時靠拉人力車起家,后來創辦車行。這些經歷,多多少少使得他們關注的,是和百姓吃喝住行相關的領域。后來,他們去南洋檳榔嶼(現在的馬來西亞檳城)考察,看到人家菜市場經營得非常好,于是便將這些經驗記在心底,而鼓浪嶼市場便是以此為模板的。在1928年到1929年間,王氏兄弟先是買下現今海壇路15號地皮,并對要建的鼓浪嶼菜市場做好規劃。在1931年年初的時候,如華公司將規劃方案提交給當時的鼓浪嶼工部局。而此時,鼓浪嶼另一華僑黃仲訓剛圍墾黃家渡海灘填地,也向工部局申請,想在黃家渡近龍頭區附近,建一大型農貿市場。不過,聰明的王氏兄弟早已想好如何應對競爭:提供市場運營后的部分傭金給工部局,作為一部分巡捕的薪金。這樣,得到批準后的鼓浪嶼市場便開始建設了,直到大約1931年12月底,工程才全部竣工并投用。
新建成的菜市場場地寬敞,層高滿足通風要求,給排水設施完備,攤位按商品種類設置,葷素干濕分區出售,是當時閩南地區最現代化的菜市場。只是,剛開始運營時,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去老菜市場,這里的生意并不如兄弟倆想象的好。于是兄弟倆便想出了在二樓建戲院的高招:戲院建成后,不但可以提供給劇團演出,還可以租給電影放映單位播放電影,這樣既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還可以給市場拉來人氣。
于是,在原先規劃的三層建筑的鼓浪嶼市場,二樓中部的東西橫向處建了“延平戲院”。當時鼓浪嶼并沒有一個設施比較齊全的電影院,而延平戲院,則是以標準的電影院模式來建設的:戲院內設樓下普通席和歐式風格設計的樓上雅座,約710余個座位,觀眾席正對的舞臺,就是演戲、放電影、說書的場地,室外有長廊,可供觀眾休息。當時的延平戲院是廈門乃至福建最為先進的電影院。建成后,菜市場又漸漸熱鬧起來,后來,這里便成了鼓浪嶼人休閑娛樂的一個“重地”。
“劇終”
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
到鼓浪嶼電影院看電影是島上居民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當時買《少林寺》電影票甚至要托關系,影院工作人員下班得從后門溜走
“如果你走到鼓浪嶼市場,在市場入口處的頂部,可以看到一片波浪形山花,上面寫著‘鼓浪嶼市場’五個大字。沿著右側樓梯上去二樓,可以看見一扇拉柵門,在拉柵門的邊上便是賣電影票的票房。”如今在鼓浪嶼音樂廳工作的李揚,曾經在這個歷史感十足的電影院工作過7年多,他目睹過在幾乎整個上世紀八十年代鼓浪嶼人對于電影的狂熱。
1979年10月,李揚成為鼓浪嶼電影院的一名工作人員,主要從事美工工作。剛剛改革開放,很多優秀的影片開始播放,看電影則成了最時髦的娛樂方式。曾經的延平戲院已更名為鼓浪嶼電影院,也是當時鼓浪嶼上唯一一個正規的播放電影的場所,自然成了那個年代島上居民關注的焦點所在。據李揚回憶,當時正式播放電影之前,還會播放10分鐘-15分鐘,或者更長時間的紀錄片。如果是在現在,這種做法肯定會被罵,但當時的人們卻能津津有味地仔細看完。如果要找一個詞,來形容當時大家看電影的熱情,顯然“狂熱”是再合適不過了。李揚依舊還記得當時播放《少林寺》時,人們的狂熱程度——很多人都希望通過關系去找電影院熟人買票,下班后他甚至得從后門溜走。
如果說居民對電影是“狂熱”的,那么鼓浪嶼電影院的工作人員則是認真和樸實的,他們對于這份和電影相關的工作同樣如此熱愛。漆黑的影院放映廳,如果你來遲了,會有專門帶位的工作人員帶你找到自己的座位;如果你對于劇情過于興奮,忍不住高聲話語,或者嗑瓜子聲響太大,會有人用手電筒將光打到你附近,以示提醒。而到晚上電影放映結束,大家不會計較彼此工種的不同,一起來清掃電影院,當掃出成堆的瓜子殼時,大家相視而笑。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更為先進的播放設備出現,錄像廳逐漸流行,同時,更多的休閑娛樂的項目也逐漸豐富起來,琴島居民對電影的渴求,也不再像過去那樣濃烈。直到1987年2月,兼具電影放映功能的鼓浪嶼音樂廳投入使用,大部分工作人員都轉到那里工作,鼓浪嶼電影院才正式退出歷史的舞臺。而在李揚的家中,當年他親手繪制的精美海報,被他用相機一一翻拍下來,那是對一個時代懷念的最好儀式。盡管很多照片都是黑白的,但那卻是鼓浪嶼人彩色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