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的神器 教學質量監控平臺 提供專屬考試分析 廈門的中小學生最近添置了一個“神器”:廈門市教學質量監控與提升平臺,它不僅記錄每位學生市統考的成績,而且,還會利用大數據提供給每位學生屬于他們自己的試卷分析,甚至還會整理出錯題本。 廈門市教科院副院長傅興春把這個平臺裝在口袋里,他掏出手機,點開安裝在上面的App軟件,就進入了“廈門市教學質量監控與提升平臺”。他進入一位范本小明的賬號,查看他最后一次市統考的情況。平臺顯示,最后一次市統考,小明各科的成績,他的數學考了117分,領先全校36.63%的同學,班級平均分是108.82分,校平均分是118.98分。 但是,這個平臺絕不僅僅是成績報告單,它的價值是“學業分析”板塊,以小明的最后一次數學市質檢為例,它可以顯示他每道題的得分以及試題分析,找出他的知識薄弱點,小明還可以調到自己答題卡,查看自己答題情況。 更神奇的是,小明還可以繼續點擊看自己薄弱知識點的微課來補缺補漏——每次考試,市教科院的命題老師都會錄制大約10個比較難的知識點的微課,每個知識點講解時間大約5分鐘。 這還沒完,系統還會根據收集小明歷次市質檢考試試卷,為他提供自己的錯題本。 老師也可以用這個系統的大數據更好地幫助學生學業進步,傅興春說,大數據會告訴老師,這個班級以及每位學生的短板等信息。 云端上的課堂 云“搭橋” 兩岸學生一起學古詩 同安白交祠小學位于海拔900米的大山里,離廈門市中心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它只有十幾名學生和兩名老師,沒有專業的音樂和美術老師。但是,拜信息技術所賜,這所云端上的小學每周還是會飄出歌聲。 每周,遠在37.8公里之外的同安陽翟小學的老師,通過高速網絡和網絡教學設備,讓白交祠小學的學生傾聽音樂課里“海鷗的聲音”,在美術課里畫出心中的畫,每周這樣的互動課據說至少8節。 有人認為,這所廈門最偏遠的辦學點是廈門教育信息化一個最好注釋——那么偏遠的學校都有先進的設備,城里的學校就更不用說了吧?當然這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它顯示廈門借助教育信息化來彌補教育資源的差距。 位于同安城區里的陽翟小學,近年來聲名鵲起,還有一個原因,他們把信息技術用于海峽兩岸交流中。 這所學校有一節課被津津樂道,在這節課里,陽翟小學和臺灣新北市瑞芳小學在各自的學校里,通過網絡教育云,隔空共同上了一堂語文課《早發白帝城》。 臺灣老師教前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同安老師執教古詩后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臺灣老師課后說,通過這種方式,激發了孩子上課的興趣和新鮮感,也有助于兩岸教育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
相關閱讀:
- [ 05-18]錯題本自動生成手機登錄可查看 廈門將建數字學校
- [ 05-18]廈門學校擬試水“互聯網+” 讓可穿戴設備進校園
- [ 05-15]廈門信息學校將設無人機專業 招生人數大約50人
- [ 05-02]廈門五校公布特長生招生方案 每人只能報一所學校
- [ 04-26]廈門市音樂學校專業班招生考試前天結束 600多人報考
- [ 04-26]廈門一學校門口小賣部售賣電子煙 受學生青睞
- [ 04-22]廈門19所學校拿到中職教育招生資格 比去年少10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