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泓 駱余民 常海軍 通訊員 黃藝玲/文 資料圖)小袋鼠,大文明。廈門市海滄區的“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青少年環保志愿服務項目,昨天再次獲得點贊。
昨天上午,中央文明辦調研組一行前往海滄區,開展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專題調研。進入海滄的第一站,就是海滄延奎小學,調研考察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文明小袋鼠,垃圾不落地”志愿服務項目。
一個小學生 可以影響至少7人
影響一個小學生,等于影響超過7人,這樣的影響力是怎樣形成的?
延奎小學校長易增加在昨天中央文明辦調研組一行的調研中介紹,比如通過“文明小袋鼠”行動,將環保理念傳遞給每一名學生,然后學生回家再將環保理念影響父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這樣環保理念就影響了7個人。
這就是海滄區校園里,通過小手拉大手,將“文明小袋鼠”理念迅速擴散。這樣的活動,昨天受到了中央文明辦調研組一行的稱贊。
不僅如此,延奎小學還將小袋鼠所倡導的環保文明理念提升為學校的學生評價體系,讓孩子們通過參與環?;顒拥劝l現自己的閃光點。
在延奎小學,調研組一行看到了一系列的小袋鼠文化產品。據介紹,每個月每個年段都會評選小袋鼠文明班級,將獲得一尊小袋鼠小雕塑,積滿三個可以換成大雕塑,最后班級的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一件小袋鼠主題的小紀念品。
易增加說,這樣一來小袋鼠行動就像做游戲一樣,融合到孩子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大家其樂融融興趣高,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延奎小學的全市第一條文明小袋鼠文化長廊,將文明小袋鼠所倡導的“垃圾不落地”等文明環保、志愿服務理念集中在一起,通過互動視頻、文字材料、廢品再利用打造成手工藝展示柜等,形象生動且全方位地推介“垃圾不落地”的理念。調研組一行看到孩子們用廢舊報紙做成的精美袋鼠模型后,不住地點頭稱贊。
志愿服務不斷完善 小袋鼠成文明符號
調研組一行調研的第二站,來到了位于海發社區的海滄兩岸義工交流合作工作室。
一進門,房間的裝修就吸引了調研組一行。在這房間里,有代表同一片藍天的藍色調,也有代表溫馨和陽光的黃色調,寓意就是在同一片藍天下,溫暖別人,照亮自己。
連椅子都是五顏六色的,可以根據舉行的活動不同進行調整。這里是海滄區兩岸義工聯盟的家,海滄區文明辦主任章國炎說,在這里老義工們可以把好的經驗,傳授給新加入的志愿者們,實現志愿服務的傳承。
在海滄,學雷鋒志愿服務正在朝著制度化、常態化的方向建設。章國炎說,海滄區通過推行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規范化、社區化和專業化,不斷學習和傳承雷鋒精神,不斷探索建立健全支援服務日常管理機制。
同時,海滄區的學雷鋒志愿服務交流合作平臺模式日趨完善,服務內容也更加豐富,影響力不斷擴大,涌現出了“文明小袋鼠”等十多個特色項目,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務隊伍蓬勃發展。
其中,“文明小袋鼠”行動倡導“垃圾不落地”,通過“小袋鼠大講堂”、“小袋鼠劇場”、“小袋鼠文化走廊”等新形勢、新載體,將“文明小袋鼠 垃圾不落地”理念深入推廣到學校、農村、社區、景區、自貿區,充分展現“文明小袋鼠”的美麗形象,培育“小袋鼠文化”。
這樣的活動,在市民中引起熱烈反響,成為海滄特有的文明符號。
人物聲音
長庚醫院志工隊臺胞施素娥:
志愿活動的酸甜苦辣,只有真心參與其中的人才能真正體會。雖然當志工不會有收入,不過卻在精神上通過幫助別人得到了滿足,做得很快樂。志愿活動,只有大家一起來,才會精彩。
臺胞志工、故事媽媽王欲荷:
做志愿活動就是要向下扎根,以身作則。每當走進學校參加志愿活動,孩子們都會潛移默化地被影響著,志愿服務的精神是會不斷傳遞的。
海滄兩岸義工聯盟輪值主席王世偉:
志愿活動不分你我,大家都是志愿者,這樣才能把志愿精神更好地傳播。
臺胞義工高瑞華:
臺灣80多歲的老人都在當志工,是因為有志愿服務的精神支撐,不為利益不計所得,因為心中有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