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六中高中學生在第67屆國際青少年Intel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上獲獎。
六中學生展示“帶碟剎藍牙無線遙控電驅動滑板”。
六中教師對學生的創意“把脈問診”。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楊繼祥 林岑 圖/本報記者黃曉珍)5月8日至15日,在美國鳳凰城舉行的第67屆國際青少年Intel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SEF)上,廈門六中蔡煒楨、顏明兩名同學帶去的高中集體參賽項目《帶碟剎藍牙無線遙控電驅動滑板》獲得三等獎,創造了中國大陸代表隊最好成績。
此外,廈門六中還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
2015年,廈門六中獲評首屆全國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
2014年,廈門六中獲評第十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范基地和第十四屆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優秀學校”;
2013年,廈門六中成立全市首個“青少年科學院”。
回溯廈門六中“創造教育”發展的時間軸,從小發明到大創造,一顆顆飽滿的“果實”掛滿了廈門六中這株枝繁葉茂的“大樹”。近五年來,六中的“創造教育”更是得到了“井噴式”的發展。
鋪開創造教育
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發明創造
“同學,請幫忙填一下問卷,是關于教室采光情況的調查。”周一上午,廈門六中高一年級的李同學早早來到學校,挨個教室發放自己精心設計的調查問卷。
見到記者滿臉疑惑,李同學解釋說:“我正在做課題呢,這次我研究的是六中教學樓不同樓層的采光情況。”
原來,在廈門六中,做課題這樣“高大上”的活兒不僅僅是老師要完成的工作,從去年開始,每人在三年內完成10個課題成為六中學生的新任務。
“你看,有開題報告、有實驗過程、有研究總結,同學們想出了許多‘金點子’,比如《關于廈門二日游的設計》、《廈門六中師生幸福感調查》、《廈門六中應急逃生方案探究》等。”打開各年級同學正在做的課題合集,六中負責科技創新教育的教科室副主任鄭勤秋老師自豪地說。
鄭勤秋說,通過做課題研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明顯提高。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六中每名學生都有機會與發明創造“親密接觸”,這樣全面鋪開的創造教育惠及每一名學生。在這個廣闊的平臺上,誰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科技尖子。
在業界人士看來,六中學生做課題研究的靈感,不僅來自學科,而且源于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因此,課題研究對學生來說,不僅是提升學習、探索的能力,而且能收獲一份滿滿的獲得感。
事實上,為了進一步普及創造教育的受眾面,廈門六中打造了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已經舉辦了25屆的六中科技節就是個鮮活的例子。
在去年11月舉辦的第25屆廈門六中科技節上,同學們圍繞“萬眾創新擁抱智慧生活”的主題開動腦筋。最終,76個展室共106個學生創造的項目在科技節上展示。同時,學校還請來廈門大學金牌機器人團隊、廈門市科技館工作人員等來到現場與學生互動,科技含量不可小覷。
如今,創造教育的“血液”已經融入六中的每名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只要有創意,隨時可向老師提交,老師會在第一時間給予指導,甚至請來廈門大學教授、市科協專家共同對學生的創意“把脈問診”。
精品層出不窮
眾多科技尖子在全國乃至國際科學舞臺上大放異彩
在六中校園里,創新熱潮一浪高過一浪。與此同時,在世界的另一端——美國,六中學子科技潛能的光芒閃耀第67屆國際青少年Intel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SEF),贏得各國專家學者的交口稱贊。
從第30屆廈門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二等獎,到省賽、國家賽的一等獎;從入圍2016年中國科協青少年國際科技交流項目遴選培訓暨國際青少年英特爾工程與科學大獎賽冬令營活動,得到了此次ISEF的入場券,到最終獲獎,項目組師生不斷改進,一路創新。
“在這場有全世界青少年科技競賽‘世界杯’美譽的大賽上,六中學生能獲得這樣的好成績,可見該校創造教育的含金量。”日前,市科協副主席鄭穎聰專程來到六中,向獲獎學生和指導老師表示祝賀。
“快幫我約個時間,我要請獲獎老師和學生吃飯!”得知獲獎消息,廈門六中原校長吳新岳難掩激動之情。在吳新岳的記憶里,像這樣令他激動萬分的時刻還有不少:當學生林華發明的《一種可改變重心位置的積木塊》獲得1992年北京國際發明展金獎,并獲得該屆發明展覽青少年發明獎中唯一的最高獎——宋慶齡兒童發明獎時;或是在1999年,當學生黃國宏被評為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成為全國首批13人中的一員時……
六中創造教育在抓普及的同時,精品也層出不窮,一名名科技尖子在全國乃至國際的科學舞臺上大放異彩。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廈門六中師生累計獲得國際、國家級獎項37項(總共已獲得127項);省級獎65項;獲得國家專利19項(總共已獲得63項)。
筑起科學夢想
全市首個“少年科學院”在廈門六中應運而生
打開“古早味”十足的木頭櫥子,里面裝著一個個舊茶葉盒、舊鞋盒;再打開這些舊盒子,吳清涼老師收藏的“寶貝”便一一呈現在眼前。
“雙向假面具”、“立體五角星刻圖版”、“多用途神奇教學尺”、“圖釘釘拔器”、“可拆式經緯儀教具”……談起眼前的這些“寶貝”,70多歲的吳清涼老師如數家珍。他說,在六中從教幾十年,他收藏了許多孩子的發明。“對我來說,這些就是最寶貴的財富。”
早在1981年,當創新之風剛剛吹進六中校園時,吳清涼就率先作為骨干,帶領學生們開展“三小活動”(即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在1982年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中,吳清涼指導的學生首次“出征”便捧回科學創造類全國獎,將六中師生的創新熱情推向高潮。
隨后,創思課、電腦、手工、鉗工、縫紉等課程相繼“上線”,在更廣泛的領域,以課程的方式推動創造教育的改革。與此同時,吳清涼編寫的《創造性思維訓練教程》列入六中校本必修課程。從事創造教育的教師人數也大大增加,吳伯陵、陳宙鋒、段俊、邱永祥等優秀科技輔導員脫穎而出,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精神。
多年來,六中創造教育亮點頻現:六中創造教育整體改革被省教育廳列為基礎教育重點立項課題,獲得“福建省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等多項榮譽。
成績面前不止步。廈門六中校長劉衛平表示,六中創造教育離“山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了全方位幫助學生筑起科學的夢想,在劉衛平的發動下,全市首個“少年科學院”在廈門六中應運而生。
“少年科學院”從195名申請人中,評出“院士”16人、“研究員”26人、學員55人。“少年科學院”下設工程創新、社會與自然科學研究、智能機器人等7個研究室,并對應成立7個指導組。“少年科學院”還成立了專家委員會,由學校聘請的高校教師、科研單位研究員、科普單位專家等組成。
在劉衛平看來,創造教育的目標,不是追求傳統教育的“灌輸”、“充電”和“加油”,而是要起到“引爆”作用,釋放學生的潛能,強調開發潛能要同培養人的優秀品質和積極人生態度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