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把變少 馬路更干凈 三年提升行動要全面提升廈門道路清掃保潔的機械化水平。島內主次干道的機掃率要由現在的80%提升到100%,背街小巷的機掃率要由現在的70%提高到85%以上;集美區、海滄區主次干道機掃率要由現在的70%提高到85%以上,背街小巷的機掃率要由現在的55%提高到75%以上;同安區、翔安區主次干道的機掃率要由現在的60%提高到80%以上,背街小巷機掃率要達到70%以上。 此外,還要加大道路清洗的水平。主次干道實現每日一洗,背街小巷每周清洗一次。 垃圾上網 建智慧環衛 結合智慧城市、智慧市政建設,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平臺,三年提升行動還要建立環衛和垃圾收運處理基礎數據庫,建成具有環衛保潔、餐廚垃圾、垃圾分類、末端處理等模塊,融數據查詢、統計分析、監控跟蹤、調配調度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環衛平臺,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行動 垃圾收集轉運處置全程分類 廈門日報訊(記者殷磊)廈門從2000年就開始實施垃圾分類試點工作,16年來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廈門的生活垃圾實行混合收集、混合運輸、混合處理,導致居民在家中的垃圾分類成了無用功,挫傷了市民開展垃圾分類的積極性。那么這一次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是否還是老樣子呢? 根據廈門近期出臺的《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方案》、《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辦法》,廈門要建立“垃圾前端、中端、末端處置一體化”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新模式,不僅在源頭——家庭、單位實現垃圾的分類投放,在垃圾的收集、轉運以及處置階段,也要實現全程分類,從而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在前端,廈門要實行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分類法。統一配置分類投放設施,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開展上門回收。通過經濟手段調動市民和保潔員分類積極性。在中端,廈門要按照“屬地管理”、“桶車對接”的原則建立分類直運體系,還要更新垃圾收運設備,實現按類別分類運輸,建立對應的分類跟蹤管理制度。在末端,廈門要開展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置能力建設。 垃圾分類實施步驟 ●到2016年底: 廈門要完成設備的升級。 ●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 試點分類收運“示范線路”。 ●2018年1月起: 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020年底: 實現廈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市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不低于95%,思明區、湖里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75%以上,集美區、海滄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60%以上,同安區、翔安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50%以上,人均垃圾產量實現“零增長”。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70%以上(含再生資源回收、焚燒、生物處理等方式),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門前三包”有了升級版 本報記者黃璜 結合“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市委市政府對“門前三包”制度進行升級。 管理內容四大升級 ●“包設施”:沿街單位和個人不僅要確保門牌號、廣告招牌、夜景燈光等一系列戶外設施都要規范設置、保持完好,更突出強調不能占用、破壞綠地,也不能在行道樹、公共綠地上晾曬或懸掛物品。 ●管理范圍更立體:建筑立面的整潔美觀也納入管理承諾范圍,形成了三維立體的全方位管理。 ●被動承擔責任變為主動承諾:《責任書》改為《承諾書》,更突出了沿街單位和個人的自我管理、自覺履行、共同參與。 ●物業也承擔管理勸導責任:物業要和相關鎮(街)簽訂管理責任書,明確物業保潔和管理勸導的職責。 管理措施四大升級 ●建立起管理信息庫:廈門將搭建統一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門前三包”責任人信息庫,將“門前三包”落實情況納入社區網格化綜合管理,并探索相應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 ●充分發動基層力量:各鎮街將按片區設立城市管理服務驛站,配備人員對社區服務進行指導,通過社區督導隊、商家聯盟等志愿隊伍、自治組織的帶頭作用,調動社會各個層面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 ●全面完善工作流程:市城管辦將立足12319城管熱線,完善“廈門城管”微信公眾號的“門前三包”投訴受理平臺功能。 ●建立健全監督考評:“門前三包”落實情況將被納入市對區文明測評范圍,通過懸掛紅黃牌、分級管理等辦法,切實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文明創建提升城市管理 廈門日報訊(記者 黃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典范城市,使廈門成為市民文明行為的示范標桿城市”,是廈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后提出的新目標,文明創建業已成為廈門城市管理提升的重要助力。下一步,廈門將結合環境衛生和垃圾處理三年提升行動、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以及“門前三包”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拓展文明測評、城區考評的工作內容。 多年來,廈門在文明創建中,打造出鼓浪嶼龍頭路“垃圾不落地”示范街、思明區匯文路“門前三包”文明示范街、湖里區祥店路文明誠信示范街等先進典型。近期,市委文明辦將召開思明區匯文路“門前三包”文明示范街現場會,學習交流各區經驗做法。接下來,廈門還將結合文明志愿活動,結合典范社區、典范村創建活動,積極推動全民參與、自覺維護市容環境衛生。 市委文明辦將把環境衛生和垃圾處理三年提升行動、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以及“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情況全面納入城區文明指數測評內容,測評排名情況納入對各區委、區政府年終績效評估分值。不僅測評結果會通過《廈門日報》向社會公布,還有記者暗訪團參與針對六個區的評議、曝光,推進問題整改。 |
相關閱讀:
- [ 03-21]廈門公共場所"禁煙"30年 島內每月燒壞5套垃圾桶
- [ 01-24]廈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 垃圾桶“嘴巴”可大可小
- [ 12-14]環島路一垃圾桶起火了 或因沒熄滅的煙頭導致(圖)
- [ 07-15]環島路沙灘日產垃圾20多噸 41個地埋式垃圾桶即將上崗
- [ 05-05]臨時增設大垃圾桶于環島路小舉措解決大問題顯成效
- [ 03-16]住戶拿公共垃圾桶來燒金紙 導致垃圾桶屢次被燒壞
- [ 01-20]廈門海滄青礁村驚現一蟒蛇 曬完太陽鉆進垃圾桶
- [ 11-03]臨街商家私移垃圾桶 游客無奈只好帶著垃圾逛大街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