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語舟】
廈門市氣象現代化四大項目之一,位于海滄蔡尖尾山。目前正在調試安裝,預計今年臺風季投入試運行。
【氣象應急車】
身價近300萬元,可以現場測溫度、濕度、氣壓、雨量、風度、能見度等,實現氣象的流動監測。
新雷達樓“天語舟”即將試運行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詹文 圖/通訊員吳偉杰)昨天,市氣象局局長潘敖大告訴記者,位于海滄蔡尖尾山的廈門新一代天氣雷達工程“天語舟”,預計今年臺風季可以投入試運行。目前正在調試安裝,已經生成了第一張氣象圖。
作為廈門市氣象現代化四大項目之一,2014年該工程被列入福建省及廈門市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2.7億元,現已完成投資1.5億元。其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雷達樓加上蔡尖尾山的高度達384.1米。
“天語舟”由國家級建筑大師設計,從空中俯瞰,像中國古代的司南,又好似一艘自天外駕云凌空而來的飛船。潘敖大說,“天語舟”的一樓將建一個1700平方米的臺風專題科技館。未來,“天語舟”所在的海滄蔡尖尾山將充分挖掘文化底蘊,依托雷達站把整座山打造成氣象公園對市民開放。
首臺氣象應急車昨亮相
昨天,廈門首臺氣象應急車在狐尾山氣象塔旁亮相。它將24小時待命,哪里有需要,它就開到哪,成為一臺流動在廈門街巷中的實時氣象監測車。
這臺身價近300萬元的氣象應急車實現了氣象的流動監測。可以現場測溫度、濕度、氣壓、雨量、風度、能見度等,并能將信息、視頻實時傳輸回氣象局。
“城市里發生火災,不僅消防要出動,氣象部門也要出動。為啥?要現場監測風向風力,這樣才能更準確地判斷火勢,還有預判污染物往哪里走。”氣象臺相關人士說,沒有這臺應急車之前,氣象人員只能人工手持測風儀。手持儀器也就2米高,很容易都被周圍建筑遮擋,測出的風向風力并不準確。而這臺應急車頭頂的測風桿有10米高,測出來的數據更為準確。(文/圖記者詹文)
“局部地區”在哪?咋天天下雨?
市人大執法檢查建議提升氣象預報精確度
“有個老奶奶,天天看氣象預報,她總能聽到一句‘島外局部地區有雨’。于是她問孫子,這島外‘局部地區’是哪個地方,咋就天天下雨呢?”昨天,市人大常委會對我市貫徹實施《廈門經濟特區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時,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吳麗冰講了這個故事。
吳麗冰說,目前廈門的氣象預報不再是“參考消息”了,準確度提高很多,但精確度還應該再提升,“每次總說‘局部地區’有雨,面太大了,哪里都可以是局部地區。”她說,哪個時間段雨量比較大,哪個局部會降雨,氣象預報應該更精確。
氣象預報提高精準度,還真有實際需要。松柏出太陽,環島路正傾盆大雨,市民們都想知道自己所處的“局部”會不會下雨。不僅是市民,市筼筜湖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也迫切想知道。該中心規建科科長莊學山說,每次看見筼筜湖這片的天空有云,他就不安,趕緊打電話問氣象局,這兩小時會下雨嗎?莊學山解釋說,筼筜湖要為城市中心街區50多條的排洪溝提供泄洪通道,有時突然來一陣暴雨,數十條排洪溝的水全都一窩蜂涌向湖里。工作人員得趕緊把湖里的水排向大海,否則很容易出現內澇。如果氣象預報能夠更精確,工作人員提前了解筼筜湖這個“局部地區”什么時候會降雨,雨量是多少,就可以預排湖水騰出庫容,避免強降水時強排的措手不及、手忙腳亂。
目前全市建成自動氣象站151個,形成平均密度4km×4km的地面氣象監測網,已經初步建成較為完備的現代氣象業務體系。“不過,要想提高氣象預報精確度,還需要增加一定量、一定密度的氣象信息采集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李虹建議,氣象監測點也可實施網格化,在重點區域重點規劃布局,增設網點。
【鏈接】
《2015福建省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九龍江水質 有所下降
廈門網-廈門日報福州訊(特派記者張珺)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省政府新聞辦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5福建省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與廈門關系密切的九龍江流域的水質較上年有所下降。
據悉,2015年,全省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水平,12條主要河流水質保持為優。不過,其中九龍江、木蘭溪和龍江的水質狀況要相對差一些。九龍江Ⅰ~Ⅲ類水質占比為84.2%,較上年下降了2.5個百分點。九龍江各河段中,西溪Ⅰ~Ⅲ類水質比例為100%,是整條流域水質最好的;北溪龍巖段和北溪漳州段的Ⅰ~Ⅲ類水質占比分別只有66.7%和83.3%。
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方面,福建在去年保持著較好的水平。全省9個設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二級標準,達標城市比例為100%,達標天數比例平均97.9%。廈門、福州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占比分別為99.2%和96.4%,在全國第一階段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中排名分別為第2、第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