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畢業生感到了緊迫感,在求職時紛紛降低了薪資預期。記者劉凡凡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劉凡凡)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765萬人,就業壓力持續增大。晨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廈門高校畢業生都已感受到了整體的就業形勢變化,不再盲目盼望高薪資,接受求職緊迫感且期望月薪低于5000元。
觀念改變
大二大三就想找工作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集美大學的一場校園招聘會,這里共有互聯網、機電、生物工程、金融、餐飲等320家企業,提供了2800個崗位供畢業生雙向選擇。
智聯招聘廈門分公司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吳巧芳告訴記者,今年就業市場的新形勢讓不少畢業生都感受到了求職的緊迫感,“以前可能大四才普遍開始求職,現在的高校里,大二大三就開始有找工作的氛圍了”。
記者了解到,如今廈門的不少高校都有開展模擬面試、簡歷制作等社團活動,畢業生的求職觀念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預期降低
不再盲目盼望高薪
吳巧芳告訴記者,根據智聯招聘的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高校畢業生期望月薪的平均值為4985元,70%的畢業生希望通過工作實現自我價值,而非單純成為謀生手段。相較往年,有不少大學生降低了自己的求職薪資預期,“一方面是大學生們感受到了整體的就業形勢變化,不再盲目盼望高薪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沒有得到企業雇主的普遍認可”。
廈門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創始人告訴記者,此前,他們也招過幾位應屆畢業生。“面試時聊得不錯,但工作后還是需要花一段時間磨合,對我們小型企業來說,用人成本變得更高。”他表示,今年他們在招聘應屆生上會更加慎重,“招聘更多有實際技能的綜合型人才”。
然而,還是有不少大型國有企業偏愛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生,一位銀行人力資源管理者告訴記者,“應屆生進來會安排專門的定制培訓,既能讓新人較快熟悉企業文化、制度等,經過培訓,員工的忠誠度也會比較高”。
職業規劃
互聯網成求職首選
在華僑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嚴世亮看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容易消磨斗志,“既然我有技術能力,在企業干不如自己組團單干”。嚴世亮說,還未正式畢業的他已可月入兩三萬元,遠遠高出其他選擇就業的同學。不過,創業風險依舊是他們團隊不得不面臨的危機,他們也肩負著比就業的同學更大的壓力。
“近年來,政策和各院校對大學生創業的鼓勵孵化出了不少畢業生創客,不過創業風險大,其中失敗的不在少數,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不少畢業生的職業規劃觀念。”吳巧芳說,根據今年的調查數據,創業的熱度有所降溫。不過,像嚴世亮和其同學選擇的互聯網行業的確是目前應屆生們期望就業的首選,“其他幾個行業分別是金融、房產,從實際情況看,這幾個行業前景良好,就業率較高,是有活力、愛創新的畢業生們的首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