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流東風螺。(航拍器攝) 在船上等待放流的大黃魚魚苗。 在甲板上準備分袋放流的魚苗。 【同步】 放流23萬尾大黃魚 恢復廈金海域 自然種群資源 為了更大程度地豐富廈金海域的魚種,8日凌晨,滿載23萬尾大黃魚苗的活水船從福建省的大黃魚之鄉(xiāng)——寧德啟程,也在當天上午10時許趕到了廈金海域,參加此次的兩岸增殖放流活動。據(jù)市海洋與漁業(yè)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大黃魚比較嬌貴,長途陸運容易造成魚苗死亡,因此海洋漁業(yè)部門才特地采用船運的方式將魚苗直接運送到放流海域。放流時,工作人員操作活水船上的吊臂,采用網(wǎng)吊的方式將大黃魚魚苗連水帶魚吊起,再緩緩輕放入大海之中。 市海洋與漁業(yè)研究所所長盧小寧告訴記者,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廈門海域都難覓大黃魚的蹤跡,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海洋漁業(yè)部門積極在廈門海域增殖放流大黃魚的原因,希望通過這種人工放流的手段,能夠盡快恢復廈門海域的大黃魚自然種群資源。一個好現(xiàn)象是,去年,海洋漁業(yè)部門在廈金海域觀測到的大黃魚就已經(jīng)開始增多,今年,廈門計劃陸續(xù)放流200萬尾大黃魚苗。 【提醒】 切勿自行放流 外來物種 需要提醒的是,用于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有嚴格的品種要求,市民群眾切勿在沒有專家指導的情況下隨意往江河湖海中放生水生生物。諸如紅耳彩龜(俗稱巴西龜)、牛蛙(又名美國牛蛙)、革胡子鯰、短蓋巨脂鯉(俗稱淡水白鯧)、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大瓶螺(又稱福壽螺)、下口鲇(又稱清道夫)等外來物種以及各種轉基因物種是嚴格禁止隨意放生的,外來物種一旦大規(guī)模入侵,很可能對我國的自然水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毀滅性打擊。而轉基因物種也會影響到野生生物的多樣性,使其易受自然環(huán)境異常、病毒侵害等影響,因而也是不能放流的。 【解密】 為什么放流這些魚? 真鯛,又稱加吉魚,黃鰭鯛,俗稱黃翅魚,黑鯛,俗稱黑翅魚。市海洋與漁業(yè)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魚類全部都是廈門海域的原生經(jīng)濟魚種,也是市民比較喜歡食用的魚類,野生真鯛、黃鰭鯛和黑鯛的市場價格都比較高。 當然,今年廈門將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遠不止這些品種。參照去年的標準,廈門主要放流了長毛對蝦、日本對蝦、梭子蟹、黃鰭鯛、真鯛、黑鯛、大灘涂魚、青石斑、波紋巴非蛤等。其中長毛對蝦數(shù)量最多,將放流上億尾。 為什么廈門海域要放流這么多“小蝦米”,其實其中大有學問。長毛對蝦,其實就是本地市場上最常見的紅蝦,在廈門海域的食物鏈金字塔中,生長周期僅需6至7個月的長毛對蝦處于最底層,這就為其他諸如黃鰭鯛、真鯛等提供了餌料,而這些“小魚”多了,又為中華白海豚這樣的“大魚”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增殖放流除了可起到增加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凈化水質、保護瀕危物種等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增殖放流這項活動由政府部門發(fā)起,民間自愿參與,漁民不用花一分錢,即可在來年開漁季節(jié)享受到成效。 【背景】 去年,由省海洋與漁業(yè)廳、市海洋與漁業(yè)局主辦,本報協(xié)辦的“江河湖海年年有魚”增殖放流活動首次牽手金門在廈金海域成功實施聯(lián)合增殖放流。 廈門和金門,共同實施“兩門”放流,以創(chuàng)新的增殖放流活動形式拓展兩岸漁業(yè)生態(tài)修復工作,在增強企業(yè)用海生態(tài)補償意識的同時,更使政府的增殖放流行動在民間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喚起了民眾愛海、護海的意識。 廈門和金門約定,今后將力爭使廈門與金門的“兩門”共同增殖放流成為一項常態(tài)化的品牌活動,從而吸引更多人關注并參與到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隊伍中來。 |
相關閱讀:
- [ 06-09]廈金共同放流36.7萬尾魚苗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 [ 06-09]廈門金海域放生23尾大黃魚 魚苗搭活水船連夜抵廈
- [ 06-07]廈門舉行增殖放流活動 5億尾魚蝦苗今年入海安家
- [ 06-09]十余萬尾魚苗投入大海懷抱 今年還計劃增殖放流
- [ 06-07]廈門今年將放流4.2億尾魚苗 包括青石斑、中國鱟等
- [ 07-04]一池石斑魚均"暴斃" 養(yǎng)殖戶一夜賠10萬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