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兩岸青年領袖暢聊馬拉松“慢生意” 相比起體育的競技性,近年來馬拉松更像是一種休閑方式在貼近人們的生活。12日在廈參加首屆中國青年體育領袖峰會的嘉賓,分別從事著體育的不同領域,卻無一例外是馬拉松愛好者。他們解讀起馬拉松產業經濟熱潮,便帶上了一份更樸素的熱忱。當兩岸青年體育領袖相聚在廈門,坐下來說一場馬拉松,就有了更特別的意義。 耐得住寂寞的“慢生意” 近幾年國內馬拉松活動愈加密集,幾乎每個城市都在舉辦馬拉松。根據中國田協提供的數據,2016年官方注冊備案的馬拉松賽事達到195場,民間性質的活動更是數不勝數。馬拉松產業的風口有很多機會主義者,而真正熱愛馬拉松的人會開始思考,商業與人性價值應該如何平衡。 優客工廠創始人毛大慶是知名的馬拉松愛好者,他治療自身抑郁癥的事例令人印象深刻。他表示,在臺灣,馬拉松擁有更高的民眾參與度。他回憶起自己在臺灣參加馬拉松的經歷,當時天下大雨,許多觀眾端著姜湯鼓勵跑者,許多自發的攝影師在記錄這一切。而大陸的馬拉松賽事,明顯還存在著人才緊缺,組織力量薄弱等缺點。“臺灣超馬之父”郭豐州認為,馬拉松應該是一項終身學習的過程。投資人用馬拉松治愈了自己的健康,創業者用馬拉松精神做企業。悅跑圈聯合創始人兼CEO梁峰,認為馬拉松是要耐得住寂寞才做得好的“慢生意”。探路者和同基金總裁張濤總結做馬拉松產業的精神是“堅持下去、保持格局、不變情懷”,當馬拉松成為一種文化,更貼近人性,自然就形成產業。 兩岸馬拉松的線上發展 相比起在微信朋友圈曬美食或是曬娃,最近你是否發現,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曬跑步路線?對于現代都市人來說,跑馬拉松已經成為一件有格調的事情。而互聯網的存在,讓這項原本獨立完成的運動不再孤單。悅跑圈聯合創始人兼CEO梁峰對比了國內外的馬拉松APP軟件和網絡平臺,他發現外國的馬拉松APP更注重于分析個體的進步,而國內的線上馬拉松已經成為一種社交互動活動。通過馬拉松能聚攏大量人群,網絡放大了號召力和傳播力。 而在馬拉松發展得更早的臺灣,線上馬拉松同樣發展良好。“運動筆記”網站的創始人姚焱堯昨日也分享了臺灣路跑產業發展經驗。“運動筆記”能做的不僅僅是分享照片,而是派出專門的攝影團隊,為跑者建立個人賽事影音專輯。 兩岸馬拉松的線上發展同樣蓬勃,呈現出不同面向的活力。中國青年體育領袖峰會雖然是首屆舉辦,未來兩岸體育互聯網產業的交流已經十分值得期待。 |
相關閱讀:
- [ 05-03]兩岸(海滄)女子半程馬拉松賽成功舉辦
- [ 05-03]兩岸女子馬拉松帶旺小長假 海滄新老景區一路走俏
- [ 05-02]兩岸女子半程馬拉松海滄開跑 明星選手齊贊海滄美
- [ 05-02]兩岸女子“半馬”海滄開跑 “粉紅女郎”一起奔跑
- [ 05-01]海滄女子半程馬拉松舉行 八千名“粉色女神”齊聚
- [ 04-29]兩岸女子半程馬拉松五一海滄開跑 兩岸明星云集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