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新城核心區污水處理站 “旱地溪”技術讓污水站變濕地公園 銅錢草、鵝卵石、潺潺的小溪流水——在集美新城核心區污水處理站,處理完的再生水,可以通過一個水泵抽到地面的綠化帶,通過人工挖掘的小溝渠,再生水可以滋養地面植被,這種再生水利用技術,被稱作旱地溪技術,被用于集美新城的污水處理站之中。 通過旱地溪技術,還可以很好地實現污水中的氮、磷等有機物的轉化。眾所周知,氮、磷是植物必需的養分,而銅錢草、美人蕉等植被正好可以吸收再生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對水體有“二次凈化”的作用。集美新城核心區污水處理站的鄧祥斌說,富營養化的水體經過污水站處理以及植被的吸收,水質有大幅度的改善。 據介紹,集美新城核心區處理站旱地溪有2公里多,圍繞污水處理站形成的“旱地溪”,相當于一個小范圍的濕地公園,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摸索與之相適應的濕地植被,對處理站進行進一步的綠化配套提升。 埭溪橋污水處理站 “挨家挨戶”收集污水集中處理 位于杏林灣上游的后溪鎮埭溪橋社,全村戶籍人口200多人,46戶人家,住戶分散在方圓幾公里,單是這個小小的自然村,平均每天就產生約50噸生活污水。以前這里村民家中廚房、衛生間的污水,直接排入房前屋后的簡易邊溝,導致邊溝發臭,到了夏天,蚊蟲滋生,又臟又臭。 目前,通過鋪設污水收集管網,將每家每戶的生活污水收集接入到埭溪橋污水處理站,經過地下調節池、生化膜處理等工序進行處理,形成清澈透明的“再生水”,出水的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 與集美新城核心區污水處理站的工藝類似,這個處理站也采用旱地溪技術,將再生水“變廢為寶”作為綠化用水,或作為周邊農田的灌溉用水。利用植物吸收再生水中的氮、磷等元素,解決水體氮、磷超標的問題,確保流域水質清澈、無異味。 |
相關閱讀:
- [ 08-12]男子出門幫老鄉買早餐 回來發現財物被卷光光
- [ 03-22]同安一食品廠冷庫起火 消防從火場救出10個"炸彈"
- [ 04-06]西湖龍井啟用“身份證” 正宗貨廈門不多見
- [ 05-21]“廈門西湖”全球征集中文名 活動置業基金50萬
- [ 12-14]杏林灣打造廈門版"西湖" 將建26公里步道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