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海洋文化的起點 “既然有了更先進的捕撈和養殖技術,為什么還要保留傳統原始的技藝呢?”這是不少市民發出的疑問。廈門漁文化研究學者朱家麟說:“討小海是漁文化的起點,也是涵養了廈門、閩南、福建以及整個中國海洋文化的起點。”朱家麟認為,討小海的技藝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逐漸被淘汰,但它所承載的海洋文化元素不應該被遺忘,“實際上,它們早就溶入閩南人的血液里,鑄就了閩南人不畏艱苦、敢打會贏的性格”。 廈門的很多俚語至今仍保留著討小海生活的許多印記。“相孔挖章魚” “六月蚶,開嘴臭”“四兩江魚都是頭”“好好床不睡,蚵殼堆上去翻筋斗”等,都是源于討海郞的生產生活經驗,逐漸發展演變成了膾炙人口的坊間俚語,被廈門人欣然使用。 春天常吃的廈門春卷之所以深受市民喜愛,是因為其中不僅有山野蔬菜,更少不了滸苔、海蠣獨特的味道,廈門春卷因而別具一格,帶有濃郁的海洋氣息。廈門的許多地名,都記錄著與海洋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記:舟+夾舟+反寮、魚仔市、魚行口等地名與路名,每一個,都帶出了一段和討海有關的回憶與故事。 此外,在廈門的飲食、建筑、風俗、文化等多個領域,也都留存有源于討海生活的基因。 漁民正在向居民轉化 討海郞的后代,他們選擇的道路,大多已遠離了寬闊的大海。大部分討海郞的孩子們紛紛走出漁村,走進城里,成為普通的上班族。 杏林村里一位漁民的孩子剛剛結束高考。在采訪中,他對記者說了這樣一番話:“學那些(討海技藝)沒用,以后我要在城里生活的,會考試更實在。”漁民正在向居民轉化,而漁村,也在向城市看齊。 對于那些依然堅守的小部分討海郞們,討小海已不再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變成了一種難以放下的情懷。“做了半輩子討海郎,你再讓我做別的,也學不會了。”林中信說,今后的路,他已經想好了,“每天下午都約上還在討海的朋友去海滄灣轉轉,就算討不到什么,看著大海,也會心安。” |
相關閱讀:
- [ 05-01]漁船觸礁擱淺 直升機從廈門飛抵廣東海域救起6漁民
- [ 04-05]浙江漁民誤捕4米長大白鯊 重量超千斤
- [ 03-31]廈門一漁民海上作業導致肋骨受傷 直升機緊急出動
- [ 08-20]飛行隊趕赴漳州海域 救起一個受傷漁民送回廈門
- [ 08-16]直升機趕在雷雨到來前 閃電出擊救海上受傷漁民
- [ 08-16]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飛東山 急救海上受傷漁民
- [ 08-05]3.5萬名漁民出海捕魚 廈漳海產價格有望下降一兩成
- [ 07-30]同安漁民爭海面養殖區 開大船撞翻小船三人落水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