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 將討小海文化記錄下來 現在,已沒有年輕人肯討小海了,消亡已經成為歷史的趨勢。但作為廈門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討小海的記錄和保留擁有極大的價值。 朱家麟表示,討小海是祖先生活方式的一個部分,承載著歷史的記憶,這些記憶具有很高的價值,值得我們珍藏。“我們可以尋找尚健在的討小海技藝傳承人,用現代的多媒體方式,把討小海的技藝記錄下來。就像討小海中叉土龍的功夫,現在會的人已經很少了,把這些即將消失的文化搶救下來,讓這些人成為活的文化財富。” 同時,技術落后是討小海衰亡的一大問題。朱家麟表示,應當為討小海的漁民提供適當的技術培訓或是經濟扶持,保護和發展傳統行業。對于已經無力討小海的漁民,可為其提供其他就業崗位的培訓,幫助他們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 創新 打造討小海特色旅游 旅游內容同質化,是不少旅游城市會遇到的問題。朱家麟表示,近些年,古早味已經成為廈門的代名詞。地瓜稀飯、沙茶面、土筍凍都成為古早味的代表。只不過,光有美食不能完全展現廈門的魅力。 討小海作為廈門特色的生產生活方式,正是獨特地方文化之所在。“我們可以打造討小海觀光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將討小海的文化內涵融入旅游元素。在展示傳統文化的同時,打出原生態文化品牌,豐富旅游文化資源。”朱家麟說道。 例如,在基地內可以進行討小海的傳統技藝表演,表演怎樣抓章魚、叉土龍。抓章魚不像我們想的那么簡單,親身觀看能讓游客更有感觸。在會展一帶,碰到退潮時常有人在沙灘上挖花蛤。“這是民間自發創造的體驗性旅游內容,是不錯的旅游節目。我們可以開辟類似的活動,讓游客感受別樣的旅游體驗。”朱家麟說。 此外,在大嶝島等地,仍有一些漁民以討小海來補貼家用,甚至以此謀生。針對這部分討小海的群體,可嘗試打造具有特色的風情民居,讓游客體驗漁民的原生態生活。如此一來,既可將討小海的技藝和文化保存下來,也可以讓外地游客更深入地感受到閩南漁民風情和生活習慣,增加廈門旅游的文化底蘊。 |
相關閱讀:
- [ 06-30]英鎊暴跌他們卻爽翻了 赴英旅游購物留學一下變便宜了
- [ 06-29]2016年第四屆同安夏季旅游嘉年華正式啟動
- [ 06-26]曾厝垵推虛擬現實技術 爭創全國首個“AR旅游村”
- [ 06-22]外地畢業生偏好小清新行程 廈門、三亞、麗江最熱
- [ 06-20]廈去年共接待入境游客317.26萬人 受歐美游客矚目
- [ 06-20]福建首個虛擬旅游體驗廳落戶廈門 市民樂享奇中
- [ 06-17]廈門海外旅游營銷機構已達7個 覆蓋亞洲和歐美
- [ 06-14]國際旅游小姐大賽中國區總決賽三甲出爐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