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綜合治理 形成區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海滄區過蕓溪湯岸段,清澈見底的河水宛如一條透亮的絲帶從兩岸綠道中穿過。這是廈門小流域及其沿線周邊環境變身的縮影。2014年,廈門把小流域綜合治理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和平臺,選擇海滄區過蕓溪、集美區后溪為全市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截至2015年底,全市溪流養護全面啟動,養護河流總長達576.54公里,開展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417個自然村,已完工97個自然村。調查工業企業7276家,立案查處了352家排污企業,罰款金額1107余萬元,關停取締環保違法企業154家;推廣應用生態防控農作物病蟲害累計面積5.2萬畝次。 今年,廈門還將按照“河暢、水清、岸綠、安全、生態”的目標要求,計劃在12月底前完成島外5條溪流、河段總長56.46公里的綜合治理目標。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 開展集中整治活動 5月28日上午,集美區后溪鎮城內社里,包括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志愿者、文明單位代表和居民在內的一百多人,對社區內的多處衛生死角進行清理。這是廈門今年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攻堅行動第一次集中整治月的第一個集中統一行動,也是廈門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為了讓島外鄉村衛生面貌得到改觀,廈門制定了《廈門市農村生活垃圾三年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 廈門去年通過明察暗訪、隨機抽查、集中督查和兩次集中整治活動,掀起全民共同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熱潮,令全市島外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觀。目前,廈門已建立起“村保潔、鎮收集、區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全市還結合“河長制”的建立,實施河道溝塘的整治,建立河道日常巡護制度,杜絕垃圾入河。 專家點評 福建省村鎮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虞文軍:建設美麗鄉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有力抓手。近幾年廈門在這項工作上投入力度很大,通過城鄉共同締造、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進程中,社區營造進入良性循環階段,為經濟發達地區開展類似工作提供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取得很好的成效。 |
相關閱讀:
- [ 04-17]廈門島外將添3條鄉村景觀帶 每條長均超10公里
- [ 05-25]廈門島外三個區公布戶籍人口小學劃片方案(圖)
- [ 05-03]外地游客逾7萬人涌入鼓浪嶼 市民熱衷島外生態游
- [ 07-17]集美成交量領跑廈門 島外樓盤難覓價格低于1萬/㎡
- [ 05-09]加快推動島外社會項目建設 廈門市領導到翔安區調研
- [ 04-20]廈中介逆勢擴張島外開店 多家房產中介高薪挖人
- [ 04-06]環島路馬新大橋將完成"最后拼圖" 預計年內通車
- [ 04-05]島外首個立體停車樓月底投用 落戶同安華強基地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