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第二個高溫日 看“熱點”人物如何戰高溫
2016-07-07 08:53:49王玉婷 黃葑喬 鄔秀君 黃嶸 廖閩瑋 張奇輝 殷磊 林路然 ?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鄭王愷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相關】 第一例熱射病出現 昨日記者了解到,上周五,廈門市中醫院收治一名重癥中暑病人,即醫學上所說的熱射病,而該患者是中醫院今年出現的第一例熱射病人。 這是一名男性患者,52歲,大中午暈倒在路邊后,被送到中醫院急診室。重癥監護室主治醫師鐘唯章回憶,當時患者體溫高達41.6攝氏度,意識模糊,全身還有多處燙傷。“腹部、大腿內側等皮膚都出現水泡,多處臟器也有受損。”鐘唯章說,患者后來說,自己在工廠密閉空間內上班,回到家中就曾暈倒一次,被開水燙傷,醒來后又出了門,結果再次暈倒。 醫生們趕緊讓患者躺在冰毯上進行物理降溫,再采用藥物降溫對其輸液。經過一天一夜的搶救,患者蘇醒。熱射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對高溫環境適應不充分。處在氣溫高、濕度大和無風的環境中,一旦長時間工作或強體力勞動,卻又沒有采取防暑降溫措施時,人極易患上熱射病。(本報記者林路然通訊員李琪彬) 【花絮】 “套中人” 在五緣灣從事游艇工作的蔡先生笑稱,越熱他包得越嚴實。艷陽下,他會戴上椰子絲編織的帽子和太陽眼鏡,用圍巾從耳朵包到脖子,再拉緊保護手臂和小腿的護套,完全化身“套中人”。 蔡先生上班時要在外頭工作七八個小時,熱時就把濕毛巾蓋在頭上,再戴帽子,或是用水沖戴著護套的手臂和小腿,讓護套也保持濕度,以此降溫。“要是還不行,就跳下水游一游再上來。” 三重“霧”器 海上高溫難去,工地上也是熱火朝天。五緣灣道工地上的張經理說,他們專門架設三重“霧”器從天上到地下,送來霧蒙蒙的清涼。不僅有高空中塔吊噴淋系統、圍墻邊的噴淋立桿從上往下灑水霧,還有移動式霧炮結合水箱和風扇,沿著工地從下往上循環放霧。此外,工人們的上班時間提前至早上6點半,下班時間也相應改為中午10點半,錯開午間高溫,下午上班時間為3點到6點半。 (本報記者林路然) 【數據】 昨日最高用電負荷: 436.7萬千瓦 相當于600萬臺 空調同時開啟 昨日全市最高用電負荷出現在13時16分,為436.7萬千瓦。可以這么換算:1臺1匹空調的電功率是735瓦,當某個家庭新開啟1臺1匹空調時,全市用電負荷就新增735瓦——昨日最高用電負荷則相當于近600萬臺空調同時開啟。 前日用水量: 130.87萬噸 相當于523480個 八道標準游泳池 據市水務集團統計,7月5日全市的用水量達到130.87萬噸,為今年全市用水量當天最高值,相當于523480個八道標準游泳池的水量。根據往年的經驗,預計未來用電和用水量將繼續向上攀升。 (本報記者林路然通訊員黃萍) 【揭秘】 氣象部門會 “克扣”氣溫? 廈門日報訊 (殷磊整理)每到夏季,不少市民會疑惑:為什么實際感受到的溫度和氣象部門發布的溫度有差距?氣象部門會不會故意壓低預報和測量到的溫度?氣象專家指出,實際溫度和人們體感溫度的差別是必然存在的。 氣象部門發布的溫度是百葉箱中溫度計所測量的溫度。百葉箱須設在草坪上,離地面1.5米,周圍較開闊。在同一座城市內,百葉箱和水泥路、柏油路上的溫度不一樣。在陽光強烈的情況下,水泥路、柏油路1.5米高度上的溫度,比百葉箱里測得的溫度可能會高4℃-5℃。 此外,每個人所處的客觀環境不一樣,對溫度的感受也不一樣。同樣的溫度下,人在烈日里和在陰涼地里的感受也會有明顯差異。空氣濕度的高低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對氣溫的感受:如果空氣的濕度比較大,人就會感到比較悶熱,即使沒有達到35℃以上的高溫天氣,只要氣溫達到33℃左右、相對濕度達到80%,人就會感到非常悶熱、不舒服,甚至容易中暑。如果氣溫在35℃以上,空氣比較干燥,又有風,雖然會感覺到太陽比較曬,但人體不會那么難受。 |
相關閱讀:
- [ 07-05]“尼伯特”明進入48小時警戒區 明起或持續高溫
- [ 07-05]臺風“尼伯特”迫近 廈門明天或迎來高溫日
- [ 07-04]廈門后天可能迎來第二個高溫日 白天最高氣溫可達35℃
- [ 06-29]海滄一中年男子午餐中猝死 醫生:高溫天需呵護好心臟
- [ 06-26]今天廈門繼續維持高溫天氣 最高34℃出門須防曬
- [ 06-25]驕陽似火高溫難耐 鷺島開啟“連晴模式”出行要防曬
- [ 06-24]湖南持續高溫 比基尼美女水球大戰解暑
- [ 06-24]高溫天氣空調用電量上升 廈門用電量昨日創下新高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