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民情 > 正文

廈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農民畫傳承人柯國慶逝世

2016-07-07 11:51:55曾嫣艷?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鄭王愷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

柯國慶創作了大量的農民畫作。

【人物名片】

柯國慶:

1958年8月13日出生于同安新民鎮梧侶村。同安農民畫骨干畫家,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同安農民畫傳承人。他的作品《鋤頭蓑衣舞》獲中國第二屆在京書畫展二等獎,《粒粒皆辛苦》等5幅作品被中國農業博物館作為精品收藏,另有眾多作品屢獲大獎。他的作品還曾作為禮品,贈送文萊等國。享年58歲。

他跟馬良一樣,從小喜歡學畫,沒錢買筆就折根樹枝,在地上學著描飛鳥,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描游魚。沒有筆,照樣學畫畫。不同的是,馬良后來有了神筆,畫什么有什么;他自從有了筆,把民間民俗特色揮在筆下,創作了大量的農民畫作。

他病了,內心惦記有朝一日要將閩南民風民俗收入百米畫卷;他走了,案臺上還有未完成的手稿。

筆隨心動既可畫花鳥也可畫婚喪

廈門日報訊 (文/圖本報記者 曾嫣艷) 昨日中午,家人送走了柯國慶。一同送進火化爐的,有他的作品畫冊集,還有他的獎狀。他的女兒伸出3根指頭:“爸爸常說,給我3年時間,再賺3年,我就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創作”;他的兒子說,父親的繪畫造詣非常高,他把很多的創作手法靈活變通,走出了自己的農民畫風,“再給他10年,他一定迎來人生的又一個創作高峰。”

柯國慶提起筆來,總是筆隨心動,畫花鳥魚門神,畫豐收場景,畫婚喪嫁娶,畫衣食住行,信手拈來。從白丁到大師,獨自摸索數十年,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最早的啟蒙老師是誰。

兒子柯登科猜測,父親最早的啟蒙老師是奶奶。“他七歲喪父,由母親拉扯帶大。因為家里太窮,小學五年級就輟學了。”他說,奶奶是村里有名的繡花能手,所以父親從小耳濡目染,對畫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候窮得沒錢買紙筆,奶奶會挑上一擔地瓜,帶著他到同安縣城換錢買筆。雖是如此,多數情況下,柯國慶還是會學“馬良”,放牛時用樹枝、石頭在沙地上畫。黑炭、廢電池的炭芯代筆,灶臺、石墻、土地、曬谷場可作紙,打谷機,石墨,水車成“模特”。以至于多年后已功名成就,他看見簡陋的石墻時,還會在墻上糊上水泥、撿起樹枝作畫。

“他的啟蒙‘老師’也可能是連環畫、小人書。”女兒柯靜緣說,父親14歲開始接觸農民畫,自學成才有了一定基礎,就跟著本村老一輩農民畫家柯朝訂學繪畫。25歲才進入縣城舉辦的農民畫學習班學習。她說,父親把珍藏的小人書當寶貝一樣,裝在涂了防銹漆的鐵箱里,每次搬家都是先搬小人書,三次家搬下來,一本都沒丟過。

?

作品欣賞

心存執念創作農民畫界的“清明上河圖”

“上世紀80年代家里窮,為了掙錢養家,他騎著破自行車,帶著一塊錢,揣著一包餅干,出去就是一整天。”柯靜緣說,那時候父親還沒有名氣,為了養家糊口就到一些公廟、祠堂找些活做,白天給廟宇畫門神、壁畫為業。晚上或者閑暇時,才投入到農民畫的創作中。“到這幾年也是這樣,白天上班,晚上畫室的燈亮到半夜兩三點。”

長年的堅持和努力使柯國慶的聲名日益遠播。他創作的“農家福”參加了福建省農民畫展獲得銅獎,其他作品還先后入選參加全國農民畫展,出國巡回展,他逐漸成為同安農民畫活動領頭人。

柯登科說,父親的秘籍是常年隨身帶著鉛筆和小本子,細心觀察周遭的人和事物,一受啟發、一有靈感就在他的小本子畫草稿。這些都是他豐富素材的來源,也使得他創作時經常不需草稿就一氣呵成。久而久之,柯國慶還成了泥塑、瓷畫、壁畫、宮廟廟宇等古建筑的彩繪、剪料、浮雕等裝飾畫的行家。柯靜緣說,父親經常會參觀一些藝術家的作品展,“他喜歡觀察別人的作品,研究、揣摩人家的優點,虛心鉆研、學習感悟,把精髓吸納到自己的農民畫創作中。”她說,父親看到人家做泥塑,回來后也給自己整一套工具,自己搗鼓擺弄,“他喜歡將各個領域的藝術手法融合在農民畫創作里。一天24小時,除了吃飯睡覺,他幾乎都在做與畫畫有關的事情。”

從生病確診到病逝僅兩個月,柯國慶沒交代就走了。柯登科說,父親在彌留之際已神志不清,不能言語,只有昔日老友到訪床頭,提起要給他制作一本專輯畫冊,他的雙眼放光有神。女婿說,岳父抱有遺憾,“他的心愿是創作一幅農民畫界的‘清明上河圖’。用百米長卷展示閩南地區最為純粹的農民生活,把送王船等閩南民俗收納其中。”

用心感染子女耳濡目染走上藝術道路

癡迷于農民畫的柯國慶不僅自己潛心創作,還言傳身教地對家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兒子柯登科是小學美術老師,女兒柯靜緣是中學美術老師,弟弟柯永德在他影響下也走上了創作農民畫之路。

“兩三歲時,父親就經常背著我在家里畫古建筑的瓷磚壁畫,”柯登科說,他是在父親的背上受啟蒙。柯靜緣說,父親從不強迫他們學繪畫,所以她是在9歲時才“開竅”。“他知道孩子容易被色彩吸引,于是利用‘水粉’兌色會有變化,讓我愛上了畫畫。”她說,父親可能不懂得成套的教育理論,但是他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影響他們姐弟。長大后,父親也經常會把自己的作品,與他們交流、分享。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