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航站樓空管員
他們忙著安排飛機起落
晨報訊(記者 雷妤 通訊員 楊碧瓊 周晟)在廈門機場T3航站樓南側,佇立著一座高59米的建筑,這里是廈門空管站管制大樓。“尼伯特”過境后,航班開始陸續恢復運營,在未來的兩天里,這里將比往常更加繁忙,各個航班機組等待著從這里發出的指令,起飛或降落。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了管制大樓的頂層———塔臺,這里被透明的鋼化玻璃環繞,一眼望去就是廈門機場的停機坪。
塔室內有塔臺管制室和進近管制室,這里24小時都有人值班。塔臺管制室負責中低空900米以下的區域,進近管制室負責中空,即900米到5000米的區域。在進近管制室,3名空中管制員組成一個扇區,其中一人負責打電話,和管制和非管制單位進行協調;一人指揮飛機;另一人緊盯著屏幕中閃爍的雷達信號,負責監控。
空管員也被稱為“空中交警”,每個空管員手里掌握的不僅僅是價值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的飛機,更重要的是要對乘客的安全負責。因為精神高度集中,繁忙時,1小時-2小時人員需要輪換一次。
對于空中管制員而言,真正繁忙的時候是臺風過后。從昨日傍晚開始,航班已經陸續恢復,因臺風取消的航班也要陸續增補,工作量可想而知。
周晟是進近管制室的管制員,他指著顯示雷達信號的屏幕告訴記者,目前屏幕上雖只有兩三個綠色信號,可航班正常之后,福建上空區域將呈現滿屏幕綠色的信號,到時候,所有的空中管制員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海濱浴場救生員
準備3套衣服也不夠換
晨報訊(記者 白斌斌)清晨5點多,家住何厝的救生員何福建早早起來,洗漱完畢,搭車前往白城救生站。昨日,“尼伯特”臺風來襲,何福建和同事7點就要上崗,防止冒著風雨來海邊游玩游客出現意外。一天下來,隊員們備著的衣服都全部濕透,有同事還感冒了。
早上8點,住在曾厝垵附近的不少游客因為市區和鼓浪嶼的景點關閉,只能選擇來海灘上玩耍。“早上8點到10點,最高峰的時候有將近300個游客。”思明區海浪救生隊隊長何輝告訴晨報記者,期間白城沙灘還有三四個游客冒著風雨跑到海里游泳。面對救生員的勸說,有些游客并不理解,甚至稱“要投訴”救生員。
上午11點多,海邊的風雨越來越大,碩大的雨滴直接砸在救生員的臉上,生疼生疼的。雖然大多數游客離開了沙灘,但是只要有游客在,救生員們就得撐著傘進行勸導。一天下來,救生員們雖然有的備了3套衣服,但所有人都全部濕透。
據悉,因為人手緊缺,有的隊員昨天一天執勤了12小時。在救生員的努力下,昨日白城、椰風寨、觀音山、珍珠灣4處海濱浴場,沒有發生溺水事故。
公路人員
雨一下大就不敢睡
晨報訊(記者 雷妤 通訊員 沈雅琳)前夜是公路人的不眠之夜。“有臺風睡不著。”養護一線的班長小吳說,昨日2點多才瞇一會,4點多下大雨不敢睡,早上6點多又出發路巡。
昨日上午,廈門市公路局直屬分局分兩組檢查人員對枋鐘路、環島北路地勢低洼處、水溝、邊溝、下穿通道排水溝等排水系統進一步檢查,組織養護人員處理堵塞處的落葉及垃圾,做好路面日常保潔工作。
清早6點多,文曾班站公路養護人員對文曾路花溪段的部分垂落的竹子進行處理,共砍除竹子8立方米左右。15時左右,在鐘鼓山隧道植物園洞口邊,成功大道班站養護人員對部分垂落的垂榕及植物園里延伸出來下垂的竹子進行修剪,共修剪3立方米左右。
不僅要防臺風,趁著濕度大,養護工人還要給植物施肥。由于植物依靠毛細根吸收離子態養分,肥料溶于水才能形成離子態,故此在濕度大時進行施肥,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次“尼伯特”臺風后,截至昨日17時,直屬分局共有6棵樹木倒伏、3棵折枝樹。目前養護人員也在進行扶正、清理處理中。
翔安瓊頭邊防官兵
“這一周還沒回過家”
晨報訊(記者 陳曉青)昨日上午11時許,在翔安瓊頭漁港,與往日的熱鬧場面不同,此時這里一片安靜,1000余艘漁船靜靜地停泊在海面上,船上的人員早已撤離上岸。在漁港中路碼頭,數十名邊防官兵和瓊頭社區黨支部委員正在現場蹲守。
“我們巡查的重點一個是船,一個是人,要防止船舶互相碰撞,也要防止人員回流到漁船上。”瓊頭邊防派出所副所長劉允慜告訴記者。
據了解,瓊頭漁港本地避風的有證漁船640艘,無證的490艘,海上養殖漁排有七八個,還有海上作業船等均一一停泊靠岸。
記者在中路碼頭見到了已經蹲守一天一夜的宣傳委員林搖茂,他說,8日下午三點開始,他們和邊防民警一起到海邊幫漁民收網、用重物兩頭固定船只。三個小時下來,50多艘漁船確認安全靠岸。林搖茂特別提到,此次對抗臺風,瓊頭社區黨支部委員會分中路碼頭、海鮮館碼頭、宮山碼頭、地質災害點和陳下厝等幾個點,連夜蹲守,確保臺風危害達到最小。
“我這一周都還沒回過家,今天早上5點多才睡下。”除了劉允慜,另一名副所長陳亮原本輪到雙休,但他放下家里5個月大的寶寶,毅然堅守崗位。
醫護人員
奔襲千里取回救命血
晨報訊(記者 曾昊然 實習生 金璐怡)昨日凌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還是擠滿了醫護人員,他們都在等著那輛從杭州開回來的車———車上正裝著救命的造血干細胞。“來啦,來啦!”“快快快,快把干細胞送進去。”隨著醫護人員一陣又一陣的疾呼,讓大家望眼欲穿的“救命血”終于送來了。
等著這“救命血”的是16歲的洋洋(化名),他來自河南。一年前,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被迫放下學業,開始在河南當地醫院治療。不久前,他轉院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6月20日,洋洋進入隔離倉,進行移植前的準備。
事先配對好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在杭州。按常規由供方采集,接受方自己運送。而且干細胞采集完之后必須要在24小時內輸給患者,否則就會影響其活性。因此,中山醫院計劃7月3日-8日進行采集,9日安排移植。
但是,計劃被“尼伯特”給生生截斷了。臺風逼近廈門,受此影響,廈門的動車已經停運了,飛機航班停航,前去采集干細胞的醫生被困在了杭州。而此時在廈門的洋洋已經在隔離倉內住了一段時間,各種準備已經就緒。如果沒法及時進行移植手術,洋洋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等不了臺風停了!醫院當即做了個決定,在杭州租一輛車,請兩個司機,務必在臺風來臨、高速封閉前將造血干細胞送到廈門。前天中午1時許,一采集完造血干細胞,醫護人員就帶著它乘車往回趕。途中,兩個司機交換著開,馬不停蹄地往回趕,車火都不敢熄一下。
昨日0時30分,歷經11個半小時,造血干細胞“跑贏了”臺風,送進了醫院。
造血干細胞送達醫院后,醫生立刻對洋洋進行了造血干細胞輸注,順利完成了細胞移植。目前,洋洋狀態穩定,生命體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