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內厝鎮蓮塘村“清風會”
蓮塘村“清風會”現場
廈門日報訊(記者 詹文)村兩委當考生,村民代表當考官,翔安內厝鎮蓮塘村創新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模式,建“清風會”讓村民對兩委的廉潔指數、勤政指數監督打分。在蓮塘,“清風會”、“老人之家”、孝廉文化路,這些品牌共同營造了農村廉政文化氛圍,這是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模式的創新之舉。
近日,翔安區紀委就蓮塘模式進行了分析總結,要形成一套可復制的經驗來進一步推廣。該區基層廉政建設努力構建品牌塑造,一單位一品牌,每個品牌都充分挖掘本土的廉政文化元素,讓廉政教育“接地氣”,把廉政建設進行到了“最后一公里”。
村民代表對兩委廉政勤政打分
蓮塘村,一場別開生面的考試。一邊是村民代表,他們是考官;一邊是村兩委干部,他們是考生。
考官們先聽,聽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做述職述廉報告。然后評,對村兩委的廉政指數、勤政指數進行評議監督,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作風建設等,一張表格里列出七項三大類,考官們邊思考邊打分。
這場考試有另一個名字:清風聽評會。聽評會還加入了提問環節,考官們就村民關心的問題向村兩委提問,兩委干部必須就實際情況現場回答。“村里說要裝路燈,為什么到現在還沒來安裝?”“我們村征完地,有一個人均15平方米的發展用地,不知道村委會打算怎么來使用?”“去年我們村衛生考評等級是良好,村‘兩委’有什么措施能讓今年的衛生考評達到優秀?”每個問題都“辣味”十足,都和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十分接地氣。而村兩委干部的回答,也非常接地氣,沒有推諉,沒有回避。考官們表決后,對回答結果表示“滿意”。
“清風蓮塘促進會”(簡稱“清風會”)的考官,都是村民投票選舉產生的,有28名,他們實行日常值班,村民任何時候找去都有人接待,提出的意見也都在受訪登記本詳細記錄。過后,村民提出的每個問題,代表們都要和村兩委溝通,追蹤答復。
基層廉政建設構建品牌塑造
每天中午11點半,82歲的王老太都會到村里的“老人之家”吃飯,和她一起用餐的,還有村里另外上百位老人。一日三餐都是免費的,蓮塘村的兩個“老人之家”和“清風會”一樣出名。6年前,村里企業家林良菽自己掏錢,把無人使用的一棟祖厝修葺一新,開辦了“老人之家”,免費為70歲以上老人提供三餐。6年堅持的孝舉讓村里孤單老人感覺到家的溫馨。
“廉”與“孝”,兩者不分家。作為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村務第三方監督平臺,“清風會”發揮著“兩評兩促”作用,成為翔安區乃至廈門市基層組織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糾偏的范例。而“老人之家”讓孝廉成為融入每個村民精神中的家風家訓。
翔安區紀委負責人說:“‘清風會’讓群眾對村干部履職用權更加放心,更加信任,讓群眾對村干部的工作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也說得上話,有效激發了社會組織、群眾參與黨務村務監督、參與村莊共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主動參與村莊治理的同時,真切實在地感受到村莊發展變化,讓群眾有治理的參與感,有社會的安全感,有發展的獲得感,有民生的幸福感。”
在蓮塘,“清風會”、“老人之家”、孝廉文化路,這些品牌共同營造了農村廉政文化氛圍,這是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模式的創新之舉。
把廉政建設進行到“最后一公里”
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新模式,翔安區一直在探索嘗試中,在全區建起村務公開短信平臺,把廉政建設進行到“最后一公里”。凡是規定應該向群眾公開的內容,都會統一公開,每家每戶都能收到信息。比如工程結算,詳細信息公開了才能結算,如果沒有通過公開這一程序,就沒辦法結算。
這個平臺是互動式的,群眾如果對于公開的信息有什么意見建議,可以回復短信。各鎮收到短信后,會對反饋的信息進行核實答復。公開,讓村民對村務、對自家村的事心里有數了。該平臺建設三年來,成效凸顯,關于村務公開的信訪件減少了。
黨風廉政建設做好了,兩委干部“正”了,大家就會服氣,村風民風就會好,風清氣正就能形成大家都愿意做事的風氣。村民的精神面貌好,共同締造大家都有干勁,美麗村莊建設就能大踏步往前推進。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就是要為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