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wǎng)7月2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崔曉旭 呂寒偉)演武大橋10天迎客7.6萬人次,堪稱全城熱點。關(guān)注這座最美觀景臺的,除廈門市民,還有因緣際會來過廈門、或生活在廈門的臺灣各界人士。
此次觀景臺征名活動,得到了許多臺灣朋友的積極參與。臺灣風水畫大師王品卉,專門創(chuàng)作了一幅作品,寄托自己對這座觀景臺的情懷。
演武大橋觀景臺是現(xiàn)代建筑,卻置身于廈門歷史傳統(tǒng)最為濃厚的地區(qū)。這種連結(jié)歷史與空間的寓意,在王品卉的畫作中相當鮮明。她筆下的觀景臺水霧氤氳,浪漫迷人,彰顯著中國畫特有的意境。“29日,我會把原作帶去廈門!”相信王品卉屆時一定能飽覽演武大橋觀景臺的無限風光。
王品卉從18歲開始學畫,師從嶺南畫派大家黃磊生研習數(shù)十年,足跡踏遍兩岸。對廈門近日落成的這座與金門遙遙相望的觀景平臺,王品卉相當有興趣。導報記者告訴她,這個平臺與全球距離海平面最近的演武大橋連為一體,而大橋之所以叫演武,是因為附近曾是鄭成功練兵的地方。聽到這里,王品卉若有所思,當即表示想要創(chuàng)作一幅相關(guān)作品。
站在演武大橋觀景臺上,海浪俯首可得,還能欣賞到最美的日落。雖然尚未來廈門領(lǐng)略觀景臺的魅力,不過王品卉創(chuàng)意涌動一氣呵成,很快就完成了這幅為演武大橋觀景臺量身定做的作品,還為它取了一個相當霸氣的名字——龍騎。
“觀景臺背后的長形山脈之地形與氣勢像臥龍,近旁的兩座大樓就像仙山飄渺。”精研風水畫多年的王品卉對這樣的山海格局自有心得,而“龍騎”之名,就來自于她對演武大橋觀景臺的第一印象。在王品卉畫作的左上角,題有“天龍作騎萬靈從,獨立飛來縹渺峰”兩句詩,出自康有為的代表作品《出都留別諸公詩》。王品卉告訴導報記者,昔年鄭成功演武之地,一定有較重的靈氣,觀景臺的氣質(zhì)也極符合康有為此詩的意境,因此采前兩句的氣勢,為其取名為“龍騎”。
臺灣名嘴王炳忠 “止戈臺”呼應“演武橋”
廈門與臺灣地區(qū)往來密切,近年來人氣飆升的臺灣名嘴王炳忠,已經(jīng)連續(xù)好幾年參加海峽論壇,對廈門也熟絡得很。對于演武大橋觀景臺應該有個什么樣的名字,他頗有自己的想法。
“既然大橋名為演武,那觀景臺的名字應該與它相呼應。”王炳忠出生于臺南祖籍福建,去年來廈參加海峽論壇時,還曾專門驅(qū)車前往翔安馬巷,尋訪閩臺民間池王爺信仰的祖廟。兩岸間歷史文化的連結(jié)和認同,始終是他看待兩岸交流的關(guān)注點和著眼點。
正因如此,王炳忠深思熟慮之后,為演武大橋觀景臺取了“止戈臺”這個名字。他強調(diào),“止戈為武,昔日鄭成功演武,終歸是為了止戈。”這樣想來,王炳忠的思路還真的很有道理。當演武橋?qū)ι现垢昱_,一股濃濃的古風立刻蕩漾開來,有木有?
臺商代表洪彥庭 “華廈橋”叫出臺商心聲
廈門的發(fā)展和建設,離不開廣大臺商的貢獻。廈門,是許多臺商西進大陸的第一站,也是不少臺商葉落歸根的終點。許多臺商、臺眷、臺生在廈門生活、工作和學習,早已和這座城市血脈相連。提到為演武大橋觀景臺取名,不少臺商的第一反應都是“站在那里是不是能看到小金門?”
臺商洪彥庭告訴導報記者,自己詢問了許多臺商朋友,大家為觀景臺取名的思路,幾乎都集中在兩岸交流的寓意上。“最多人覺得它的名字應該與金門、廈門有關(guān),這其實展現(xiàn)了當下的兩岸關(guān)系中,臺商本能關(guān)注的東西。”在洪彥庭看來,兩岸當然是一家親,觀景臺的名字不妨格局放遠一點,超越兩岸,“我覺得華廈橋就很好,代表了廈門和包括臺灣在內(nèi)的華人世界的連結(jié)。”
廈門民俗專家郭坤聰 寥廓臺、虎臺、海蜃臺
王維有首詩叫《苦熱》,寫道“思出宇宙外,曠然在寥廓”,說他想要到宇宙間去涼快涼快,觀景平臺也是市民乘涼的好去處,所以起名叫寥廓臺。
演武大橋在廈門的虎頭山下,隔海相對的鼓浪嶼上有個龍頭山,取“龍虎對視”之意,可以給觀景臺取名叫虎臺。
觀景臺景色優(yōu)美,如夢如幻,就像海市蜃樓一樣,而且古時候那附近剛好有一座海蜃寺,所以叫海蜃臺。
廈門大學教授蘇新春 演武臺、觀魚臺、雙子臺
演武大橋附近有古演武池、演武場遺址,當年鄭成功北伐前,曾在那里選將練兵。而觀景平臺與演武大橋相接,起名“演武臺”,傳承了歷史,也象征面朝大海的演武。
觀景平臺面朝大海,與漳州開發(fā)區(qū)的雙魚島遙遙相望,起名“觀魚臺”,代表平臺的休閑觀景功能,也代表面向大海、面向雙魚島,將眼界投向廣闊天地。
觀景平臺的背后是世貿(mào)雙子大廈,借大樓得名,可以叫“雙子臺”。
臺灣音樂教育者黃楷云 緣約相望臺
黃楷云在臺灣從事音樂教育二十余年,三個月前剛到廈門開了一間音樂教室,她為觀景臺取名“緣約相望臺”。
“緣約是音樂的諧音。”黃楷云告訴導報記者,雖然在廈門工作生活短短幾個月,但她對廈門濃郁的“音樂之島”氛圍印象深刻。
“這片土地上的居民不分年齡老少,都充滿了對音樂的喜好,喜歡唱歌、喜歡樂器。只是很多人礙于生活環(huán)境,無法盡情玩音樂、接觸音樂。”黃楷云認為。
“相望”,希望兩岸交流不斷,“從演武大橋遠眺,對岸的金門如在眼前,觀景臺某種程度上也像大陸和臺灣關(guān)系的對望。”
她寄予觀景臺美好祝愿,“讓音樂藝術(shù)教育不斷交流結(jié)合,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互動”。
市民取名
洪先生:我想給演武大橋觀景臺起名叫“鷺海橋”,或者“海景橋”,或者“鷺韻橋”。
蔣先生:我想給輪渡的觀景臺取名,叫“超曠臺”,而且筆畫簡寫24畫,這個挺好的。
何先生:我想給輪渡的觀景臺取名,第一個叫“觀海清濤橋”,另一個叫“攬勝橋”。
邱先生:觀景臺取名九龍口。
蘇先生:觀景臺取名:人間仙境或奇幻廣場或奇幻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