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團參觀何厝社區書院。(記者黃嶸攝) 何厝社區書院安親班。(記者黃嶸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沈彥彥 王元暉 通訊員 洪娟娟)陽光灑下愜意,輕風穿過碧波蕩漾的湖面,捎來鳳凰木和玉蘭的氣息,給翔安區馬巷鎮何厝社區鄉愁文化園旁一棟古樸風雅的閩南紅磚古厝增添了無限詩意。書院前埕,帶深綠色遮陽大傘的休閑桌椅一字排開,頗有些廈門特色的“文藝味兒”,雖然不是上課時間,附近居民還是三三兩兩,來到這里喝茶、閱讀、談天、學閩南語——這樣的場景已經成了何厝社區書院的美麗一景。 7月26日,由市委文明辦、市締造辦、市總工會、市文廣新局、廈門日報社聯合主辦的“新聞大篷車進社區書院”活動來到了翔安區何厝社區書院。市、區委文明辦,市、區締造辦和全市各主要社區書院的相關負責人參觀了這座頗具特色的“古早味”書院,何厝社區走出的這條社區書院建設的新路子獲得了觀摩人員的一致好評。 借助新技術 古厝承載新服務 紅墻古瓦砌文房,雕梁畫棟有書香;燕尾飛檐知不知,百年書院今重光。走進何厝社區書院,屋脊、石雕、磚雕、木雕、彩繪蘊藏濃濃的古早味。 不過,這棟“老古董”承載的“新服務”,恐怕連許多大學教室都比不上。課堂上老師正在講著翔安禮俗,村民們只要輕輕一按手機,就能通過掃描二維碼簽到、下載課件。 借助“鄰里書屋”和“互聯網+”等信息手段,這個小小的社區書院功能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全市圖書館的藏書,都在這里“藏”著。 在“鄰里書屋”旁,一臺落地式的電子設備吸引了觀摩人員的注意:這是何厝社區書院在全市率先引進的,利用智能手機就能隨時隨地看書的閱讀平臺——掌閱翔圖,不管是想看什么書,只要在設備上輕輕一點,掃碼后就能在手機上閱讀,這臺小小的電子終端,就像一扇通向書海的窗戶,隨時讓村民書海拾貝,遨游知識的海洋。 |
相關閱讀:
- [ 07-27]集美全力打造“文化強區” 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志愿者
- [ 07-22]保護紅磚聚落兩岸文化研討會舉辦 紅磚古厝將成博物館
- [ 07-21]福建省媽祖文化促進會第一次會員大會在廈召開
- [ 07-21]第六屆海峽兩岸高校文化與創意論壇在廈開幕
- [ 07-13]廈門將加強與海外華文媒體合作 打造“海絲”文化品牌
- [ 07-10]廈門臺北兩地婦女組織開展婦女工作及會計文化聯誼交流
- [ 07-01]廈鐵路文化公園2.5公里木棧道翻新 全線覆蓋監控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