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從“老古厝”到“夢家園” 社區書院發展一小步,服務了民生,凝聚了民心,讓何厝社區美麗鄉村建設往前邁進了一大步——新老何厝人安居樂業,周邊企業輕松招工方便管理,“蝴蝶效應”讓何厝社區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示范社區”。 服務外來員工 來了就是何厝人 何厝社區毗鄰火炬翔安產業園區,這給該社區帶來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口,在這個住著6000人的社區中,外來員工多達4000余人。 能否讓這些“新何厝人”盡快融入社區,關系到何厝的建設與發展。因此,因地制宜辦書院,以外來員工為主要服務對象,一開始就寫進了何厝社區書院的定位及服務功能規劃中。圍繞“產業社區·和美何厝”的特色定位,何厝社區在全市率先開辦了以外來員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社區書院。 在課程的設置上,社區書院緊貼“新何厝人”的實際需求,設置了道德、文創、樂業、緣來4個常設講堂。緣來講堂通過展示何厝社區歷史、閩南語教學、開展各類互動和關懷活動,讓“新何厝人”更快、更好地感受到“家”的溫暖。 一組數據側面反映了“新何厝人”的滿意度——去年,這個聚集了4000多名務工人員的社區,刑事案件發案率為零,一種共同呵護家園的凝聚力,讓每一個“新何厝人”有了家的歸宿感。 共同參與締造 建設社區“夢家園” 在社區書院里,社區居民陳淺水三兄弟的名字被刻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正是他們捐讓了這棟可貴的閩南紅磚古厝使用權,完成了古厝的歷史性蛻變:從滄桑矗立的歷史文化“見證者”,到生機盎然的和美何厝“夢家園”。 陳淺水三兄弟慷慨捐讓古厝,只是何厝人凝心聚力,共同努力締造和美何厝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幾乎每位何厝人都是社區書院這個“夢家園”的參與建造者,將古厝修舊如舊,改造成社區書院的20萬元啟動資金,也是來自于社區干群、駐區單位的共同捐建。 服務功能項目則由群團組織認捐,志愿者也加入到共同締造的隊伍中,職工書屋、創意手工坊、文藝青年聯誼會……何厝社區書院建立起了書院“四庫”,有師資庫40多人、課程庫47類、志愿者54人。這里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一書一畫,都是何厝社區對共同締造行動的成果展示。(廈門日報) ? |
相關閱讀:
- [ 01-05]翔安大嶝北門社區書院打造“創新+共享”的書院發展新模式
- [ 12-28]翔安“輕騎兵”以社區書院為主陣地 宣講十九大精神不松勁
- [ 11-17]翔安區舉辦“喜慶十九大 頌歌獻給黨”社區書院歌詠比賽
- [ 09-04]廈門市翔安社區書院成為翔安居民的精神家園
- [ 05-05]翔安啟用社區書院 形成"指導中心+品牌書院"模式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