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以前不報警,主要是擔心身份不合法,怕被認定為非法運營
民警:類似的糾紛將會越來越多,如果都這樣會占用大量警務資源
制圖/劉哲姝
廈門晚報訊 (記者 朱俊博)上月底,國家有關部門出臺對網約車的新規,雖然離正式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但網約車司機們感覺已經得到“正名”了,以前遇到糾紛一般會忍氣吞聲,而現在都求助于警方。
比如8月1日晚上,島內一家派出所連續出警兩次,都是網約車司機和乘客之間的小糾紛。民警說,這樣的出警經歷以前并不多見。
【案例】
擔心男乘客嘔吐,半路卸客起爭執
8月1日深夜,一名網約車司機在東芳山莊接了一個單子,乘客是一對年輕男女,男子已經喝得大醉,女子在旁邊照顧他,兩人要去附近的一家快捷酒店。
接到這樣的客人,司機有點不樂意,他擔心男乘客可能會在車內嘔吐。不過他還是載了,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開著,生怕將男乘客顛吐。途中,男乘客打了幾個酒嗝,幸運的是并沒有吐出來。快到目的地時,司機發現酒店位于路的另一側,需到前方調頭。司機索性將車停下,讓兩名乘客下車自己走到對面的酒店去。
兩名乘客當然不樂意了,說沒到目的地不下車。雖然酒店就在對面,但乘客堅持不肯讓步,雙方就一直僵持著。無奈,司機只好報警求助。
民警趕到現場,對雙方進行調解。經調解,乘客接受了司機的賠禮道歉,然后自行走到對面的酒店去了。
維修費該誰付,爭執不下求助警方
也是8月1日晚上,一名網約車司機在仙岳路上載了一名客人,客人的行李非常多,好不容易都塞進了后備廂,可蓋子無法蓋上。客人提議:“要不然把車后蓋硬壓下去?”司機同意了。兩人花了一番力氣,終于將蓋子壓了下去。
車子開到目的地后,司機用遙控加鑰匙都無法將蓋子打開。很顯然,蓋子被強壓之后出問題了。
司機責怪客人出餿主意,而客人覺得委屈:“當初我提出這個建議時,你是同意的。”雙方爭執不下,只好求助于警方。
民警到場后,給他們出了一個主意:請維修人員將蓋子打開,再付費用。然而,誰付這100元費用,雙方再次起爭執,即便民警調解了近半小時,雙方仍未達成一致。直到網約車公司的客服到場,一通好說歹說,雙方才做出讓步:各自負擔50元維修費。
【分析】
以前不敢報警,主要擔心交通運管部門會介入
記者了解到,此前警方接到的涉及司乘之間的糾紛,都發生在公交車和出租車上,網約車司機和乘客之間的糾紛非常少見。這是為什么?
滴滴打車的一名簽約司機說,他基本上每個星期就會遇上一起行車糾紛,比如被投訴繞路、乘客失約和車資糾紛等等。7月28日新規出臺之前,一旦遇到這樣的糾紛,他都選擇忍氣吞聲,要么接受平臺的處罰,要么自己退讓向乘客賠禮道歉,從沒想過要撥打110報警求助。
“除非是事情鬧大了,比如是遭遇威脅恐嚇或者是挨打才報警,一些小摩擦就算了。”網約車司機劉師傅說,一旦報警的話,他們特別擔心交通運管部門會介入,而網約車是否合法的話題會被重新提起,“萬一被當成是非法運營來處理,那就糟糕了”。
劉師傅說,7月28日之后,網約車司機們見國家有關部門為自己“正名”了,不少人覺得有了底氣,即便遇到小糾紛也會求助于警方。
曾經開過出租車,現在改開網約車的張先生說,網約車都是通過手機聯系的,乘客甚至都不知道平臺公司叫什么名字,和司機發生糾紛,自然不知道該怎么辦。即便司機一方建議交由平臺公司解決,乘客一方也不大能接受。所以,發生糾紛后,求助警方是雙方都可接受的方式。
【建議】
糾紛處理不必都找警方
網約車平臺也應該介入
上面兩起小糾紛,每起至少占用了警方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解決主要看司機和乘客,如果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我們也沒辦法強制要求,只能繼續做工作,勸雙方講和。”一名參與處理糾紛的民警說,處理這類糾紛,占用了一定的警務資源。等到11月1日網約車新規正式實施后,網約車的數量將會增多,可以預見的是,司乘之間的糾紛也將增多,小摩擦如果都選擇報警的話,將會耗費很多警務資源。
新規規定,網約車的平臺公司也要介入對司乘糾紛的調解。網約車經營者還要建立服務評價體系和乘客投訴處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