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四類謠言請您認清 移花接木型 【舉例】 ●3日上午,許多市民的朋友圈、微信群里出現一條“集美加油站爆炸”的視頻,視頻里火光沖天、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火球照亮了半個天空,圍觀群眾嚇得四處逃散。 視頻中的大爆炸的確存在,但并不是在廈門,而是去年7月16日發生在山東日照的一起化工廠爆炸事件。 ●2015年12月9日,一條消息在朋友圈瘋轉,“昨日,廈門特大事故!旅游大巴無人生還!”并配有6張圖片:有醫護人員蹲在地上救治傷者的,有大巴車翻個底朝天摔得支離破碎的,還有死難者尸體并排躺在地上的血腥畫面。 后經警方核實,該事故純屬造謠,6張配圖也均為發生在外省甚至外國的交通事故現場照片,是從網站下載、拼湊而來的。 分析這類謠言,造謠者為了使故事逼真,從網上找來一些發生在其他地方,沖擊力極強的圖片、視頻作為“鐵證”,隨便拼湊嫁接,想要以假亂真。 細節逼真型 【舉例】 2008年8月12日,網上出現一條名為《廈門發生多起強奸連環案!!!(警告少女)》的帖子。帖中寫道:“光天化日之下,一個女子路過廈門機場附近綠化帶,突然被一個男子架住脖子,拖進草叢實施強奸;近半年來,廈門機場附近發生了17起強奸少女惡性案件,手段殘忍。”該帖一出,立馬引起轟動,不到一天,點擊量近萬。后經警方追查,發帖人盧某生承認該帖內容完全是憑空捏造。 分析此類謠言在撰寫時,通常將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經過描述得十分細致,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細節描寫逼真,還羅列出數據,給人造成發帖者就在現場,親眼目睹了一切的錯覺。 冒充官方型 【舉例】 6月17日,很多微信群都在轉一條天氣信息,信息冒充市氣象局口吻稱:“全市召開防汛緊急電視電話會議,預測廈門17日晚到18日將有特大暴雨,提醒市民注意加強防范。”實際上,這條信息完全不屬實。 分析上述案例和本文提到的“公交新騙局”,都是以相關部門口吻發布,刻意編造一些權威表態,讓人更容易相信。 煽動情緒型 【舉例】 今年3月中旬,福建多地網民在微信、論壇、貼吧等平臺傳播“偷搶小孩,買賣器官”的信息,引起群眾恐慌。 分析類似的謠言類型還有朋友圈中一些虛假的尋人貼,發布者以第一人稱視角,寫下內心獨白,表達焦急、憂慮的情緒,以造成同情或恐慌,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
相關閱讀:
- [ 08-05]某會所技師錯把石膏當面膜 顧客眉毛胡子被拔光|"薌城電動車綠牌滿了"是謠言
- [ 08-04]網傳廈加油站著火其實是謠言 視頻為去年外地火災
- [ 08-02]電表“貓膩”致電費飆升?謠言!
- [ 07-29]不要讓滯后的信息為謠言提供空間
- [ 07-29]教育部否認發布“雙一流”大學名單:勿輕信謠言
- [ 07-28]電表又“被加速”,謠言可以休矣!
- [ 07-28]寧德衛計委回應:“閩東醫院被承包”系謠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