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康城社區書院內的陶泥課。記者 唐光峰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翠仙 崔易)25家試點社區書院開課1043門次,開展活動5000多次,居民參與超過20萬人次。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廈門市社區書院建設已形成獨具特色的“廈門經驗”,受到中宣部和中央文明辦肯定。康城社區書院便是其中之一。 僅8個月,泉水灣小區居民自覺分類的廚余垃圾就達到了20噸,成為全市“智慧生態循環小區”樣本。 如今,社區居民們的社區主人翁意識正不斷加強,社區建設走向了全民參與的階段。 近日,“深化改革看廈門”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團走進集美康城社區與海鳳社區,感受社區創新治理中的“共同締造之美”。 社區書院 打破“對門不相識”局面 每天上午,康城社區的涼亭都會變成一個歡樂的歌舞場。社區內的老年人齊聚一堂,唱起嘹亮的歌兒。原來,這是康城社區書院為老年人組織的歌唱活動。 今年55歲的胡阿姨是其中的一員。“我搬到這個小區有3年多了,在這里認識了很多新朋友。”胡阿姨告訴記者,康城社區書院為小區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娛樂環境。“社區書院的活動豐富多彩,為老、中、青、少不同年齡段組織了不同的活動。”胡阿姨也經常帶著孫子到康城社區書院的活動中心參加親子活動。 像胡阿姨一樣成為康城社區書院活動中心常客的居民不在少數。活動中心寬敞明亮,設施配備齊全,有演播廳、圖書館、親子活動室、會議室等,為居民們創造了一個舒適的環境。 更重要的是,康城社區書院的活動豐富多彩。據和欣社工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許鎮洪介紹,目前康城社區書院已經建立起了全年齡階段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康城社區書院還設置了立體微講堂。社區書院的活動從“腳尖”走到“指尖”。“我兒子平時工作比較忙,比較少來活動中心,但是他對這里的活動,知道得比我還清楚。”胡阿姨笑著說,原來立體微講堂將活動中心的活動編輯成了電子課程,通過網絡發送到居民的手機上,居民們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夠瀏覽所有的活動。 康城社區書院至今共開展知識講座33場、特色活動45場,受益人群達5000多人次。通過社區書院平臺的互動交流,打破了鄰里之間“對門不相識”的局面,使“生人社區”變成了“熟人社區”。 三級微信網 居民熱心參與社區建設 陳娟是大學康城小區的住戶。“搬到這里之后,感覺我們的社區就是一個大家庭。”陳娟說道,“生活中出現什么問題向社區書院理事會反映,很快就會得到解決。”物業維修之類的問題,只要微信上向理事會發個信息就能夠解決,十分方便快捷。陳娟告訴記者,小區內每個梯都設有一個微信群,她也加入其中。“生活中的問題、對社區建設的建議,都可以在群里反饋。” 原來,康城社區書院設立了三級微信網,如今加入人數已達3900人次。除了小區各個梯的微信群外,還設了理事會會員微信群以及理事會理事的微信群。微信網成了居民們反饋社區各類事物的一個重要渠道。 “我的婆婆不會用智能手機上微信,但是她的意見也能夠及時反饋。”陳娟說道,康城社區書院的工作人員為不會使用網絡的老年人開辟了電話訪問、寫信、問卷調查、入戶訪問、現場反饋等多種反饋渠道。 “我們反饋上去的建議,經常被采納。”陳娟對于參與社區建設十分熱心。“社區書院第一次舉辦的親子活動是讀書會。參加的人很多,場地不夠大。”陳娟笑著說道,現場有很多居民提出了改進意見,現在親子活動越辦越規范。“社區書院舉辦活動之前,也會先發問卷了解我們的需求。”陳娟說,作為康城社區的居民,她有了自己身為主人翁的意識。 通過社區書院平臺,鼓勵轄區內熱心居民運用自己一技之長開班授課、參與社區活動,這培育了居民的共同精神。不僅僅是陳娟,康城社區所有居民對于共同建設溫馨家園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相關閱讀:
- [ 08-16]廈何厝社區自來水網下月起將升級改造 年底可完工
- [ 08-12]廈門長樂社區邀請道德模范進社區宣講 傳遞正能量
- [ 08-12]振興社區開展未成年人應急救護知識講座
- [ 08-11]文屏社區舉辦夏令營 鼓勵孩子給爸媽寫情書
- [ 08-11]文灶夏令營與麥當勞聯合舉辦漢堡DIY體驗
- [ 08-11]文屏社區夏令營系列活動培養小小發明家
- [ 08-09]龍山社區婦聯:開展未成年人法制安全講座
- [ 08-09]思明區龍山社區婦聯舉辦母乳喂養周宣傳講座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